佛法如是说儒释道文化的贡献6

要把“四摄”、“四无量心”实现,佛教还有“四依四不依”的原则,其中有“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也就是不管是谁说的,不管是谁用什么样的形式和语言讲的,只要是正确的,我们都应当依止它。在《妙法莲华经》中,讲到观世音菩萨为了普度众生,就是根据众生的不同情况,现种种身,讲种种法。佛教是灵活的,佛法也是灵活的,不拘形式,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人群而立的。说到佛教的包容,事实上,他除了依缘而起,按照某种条件发生,这一系列的依教依史,对机说法来讲,都是体现一个问题,圆融才能无碍,依法不依人,这就是经典上所提出来的。

我们要把佛法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从文字上讲来讲去,很繁琐,今天这一个半小时是讲不下去的,就把它概括为八个大字,佛教的思想就是“开发智慧,觉悟人生”。说来说去,就是叫我们自己做主,自己觉悟。所以说,我们好多修行的人,谈到佛教,经典能背一大堆,《大藏经》也能背,又能做佛事,干什么都能做,但是就是不能解决问题。佛教的问题,是解决那个最根本的问题,是叫我们自己去觉悟,不是去觉悟别人。佛教说“世间一切善法皆是佛法”,也就是说凡是对社会对人类有利的,都是佛法。所谓佛法,把它解释出来,就是智慧和觉悟的方法。它是梵语,不是我们中国的语言,就是智慧和觉悟的方法。佛教说来说去,就是开发智慧,把我们本具的光明觉性唤醒,认识自己,认识世间。

佛教最大的胸怀是什么?当众生为父母。因为我们佛教讲因果,讲轮回,我们在座的,不是今天的父母,也是以前的父母,这样来看,就把自己放下来了。如果说把众生当父母这一点做到了,那么今天我们在座的一切有缘,今天我们是在一起研讨佛法,以前我们也是亲人,也是父母兄弟,因为累生累劫,它有个六道轮回来说明这个问题。释迦牟尼佛见到地下的一堆白骨都要去拜,他的弟子就问他:“为什么要拜呀?”他说,“你们知道吗?他是以前我的父母。”佛教来到中国,在认识上,对我们中国的道家、儒家的思想基本上能完全接受,再加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中国佛教思想体系,所以我们把佛教推向全世界,就奠定了基础。佛教还说要真正跟众生打成一片,对待众生的的态度,显示点化,然后是感化,点化和感化达不到目的,不起作用,然后教化,教化都还达不到目的,那就是度化了。所以佛法能够包罗万象,能够容纳一切。

回向偈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涌涛愿度有海诸有情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yphy/12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