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涛夜话暴壕对文化的贡献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4651571.html

“有钱人”买的“垃圾书画”多了,接触的文化人多了,“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所谓的眼界也慢慢提升了,“江湖杂耍”渐渐不能再入其“法眼”,书画润格出现断崖式下跌,也就不足为怪了。

“有钱人”眼界的提升,其实也在倒逼当下的“文化人”自省、自励、自强

“暴壕”对文化的“贡献”

张力涛

一日,与一位以书法为副业的师兄聊及书法市场,我戏言师兄的毛笔就是“印钞机”。师兄淡然一笑,说目前书画市场不景气,某省的煤老板们如今也“精”了,不像前两年一掷万金地买“垃圾字画”了,连带着师兄的“收成”也受影响——虽然润格没有跌,但是成交少了。

师兄不仅天分高、悟性佳,而且也是“一万小时定律”的践行者,每日习书6-8小时,寒暑不辍三十余载,终成大家。在如今书画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尚能保持润格不跌,也是个例。

跟师兄的一番闲聊,令我想起清代的扬州盐商以及好多个嘲笑盐商附庸风雅的故事。诸如某文化人给盐商题词或画画暗含嘲讽,而盐商喜滋滋乐颠颠茫然不知;或者某大家被盐商的师爷设套,一不留神赠给盐商极品书画,等等。故事无一例外地赞扬了那些文化人的骨气或才气,同时也把最恶毒的鄙视给了当年代表暴发户、土豪的盐商。在我早年的阅读记忆里,清代扬州盐商几乎就是“吸血害人、粗鄙霸道、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代名词,按照当今造词习惯,可以称之为“暴壕”。

不可否认,“文化崇拜”是人类情感基因中高尚的成分之一,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明证。当人类生产力进步,有了社会分工之后,“文化崇拜”也就在走向文明的历程中,越来越深地烙印在人类的基因里。当然,历史上也有过很多摧残文化的暴行,若分析其潜意识,无一不是内心深处赤裸裸的“文化自卑”造成的扭曲偏激行为。与《白鹿原》里当了土匪的鹿黑娃朝打劫来的冰糖上撒尿一样——来源于自卑的暴虐!

扬州盐商们发迹后,想把自己包装起来,以图能体面地混迹于上流社会,“附庸风雅”自然难免。同时,这个貌似滑稽的“附庸风雅”过程确实“养活了”一大批旧称“帮闲”的文化人,也确实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尽管可能是畸形的发展。这就跟前两年某省煤老板“爱文化”一样——手里有钱,不懂文化,想靠文化装点门面,于是一些江湖骗子便“摇身一变”为“文化人”,靠“鬼画符”般的“草书”“一笔字”“怪异书写”等伎俩骗取钱财。等到“有钱人”买的“垃圾书画”多了,接触的文化人多了,“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所谓的“眼界”也慢慢提升了,“江湖杂耍”渐渐不能再入其“法眼”,书画市场变冷、书画润格出现断崖式下跌,也就不足为怪了。

“有钱人”眼界的提升,其实也在倒逼当下的“文化人”自省、自励、自强——“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鲁迅《捣鬼心传》)。”

这,或许就是“暴壕”对于文化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yphy/126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