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竹文化现象及其内涵节选

来源:浙江林学院学报

日本竹文化对中国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竹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东亚文明过去被称作??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没有哪一种植物比竹类更具有中国景观的特色,也没有哪一种植物像竹类一样在中国历代艺术和技术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这种竹子文明传入日本后,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团扇于唐代传到日本后,日本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折扇,并在以后的日本对宋、明朝贡和贸易中成了不可缺少的商品之一。

筷子诞生于中国,后延伸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在日本,隆重场合使用的称为??晴箸。在民俗仪式中所见的筷子多以清洁干净的原木或青竹制成,被视为神灵依附之物,而新年和其他庆祝活动时则使用名为??太箸的竹筷,这种中间鼓起两头都可以使用的筷子据说一头由神使用,另一头由人来使用,体现了日本神人合一的宗教思想。至于卫生筷子,日本人称它为??割箸,则更是筷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现在已普及全世界,是江户时代(-)的日本人发明的。小小的构思让日本人在竹文明史上添上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中日竹文化交流的特点

首先,日本民族不仅吸收了中国竹或竹制品的物的文化,也吸收了中国竹文化体现出来的精神文化。日本平安时代??门松(日本新年时摆放在门前,由??松竹梅构成)由中国传入日本,同时松竹梅不畏严寒、充满生命力的品格,也同样被日本民族所吸收。孟宗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毛竹)传入日本后,至20世纪80年代,超过日本自生竹苦竹Pleioblastusamarus,一跃为日本第一竹。不仅如此,孟宗孝顺母亲的故事也被日本民族传承下来,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日本人也将孝道奉为美德。其次,这种交流不是单项的,而是双向流动的。日本人制作的折扇,在宋代中日贸易中,是最主要的交易商品之一,深受中国上流社会和文人的喜爱

日本竹文化的形成

日本绳纹时代(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前年)就已经使用竹制品。弥生时代(公元前年到公元后年),农耕文化由中国传入日本,竹制的生活用具筐、箕、笊以及装饰用的梳子、竹制珠子等被广泛使用。其他如渔业、战争等用途的竹制品也逐渐开始使用。在宗教未成立的巫术万能的绳纹、弥生时代,人们认为竹是具有魔力的,??箕和??篮等竹制用具也被看作具有魔力的巫术用具。由此可以推断,日本竹文化的形成最早应为绳纹时代。

??日本竹文化的发展

随着日本大规模吸收中国隋唐文化,竹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国竹制乐器、竹制生活用具等大量传入日本。日本由此受到启发而制成不同于中国的竹制品,如折扇。随后竹文化的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如土木建筑、农业灌溉等。随着孟宗竹的传入,孝子孟宗的故事也传到日本。接着,竹被应用到茶道、华道(即插花艺术,也可译为花道,本文使用??华道一词)之中。竹文化由具有神秘魔力的巫术道具和生活必需品,逐渐上升为艺术素材。近代以来,竹材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利用。

茶道名人千利休(-)还发明了??雪踏(竹皮鞋)。随着日本庄园制的兴起,竹林营造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到了江户时代,日本发明了卫生筷子。由于活字印刷技术掌握起来难度大,日本木板印刷比较流行,使用的刷具叫??马连(竹皮刷),日本著名的??浮世绘(江户时代流行的大众风俗画)就是用??马连印刷的。这种竹皮印刷具现在被日本认定为文化遗产。2??3??日本竹文化的现状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使得竹子等自然素材的制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结果,竹子渐渐从人们的生活和意识中消失。

放任自流的竹林长得漫山遍野,改变了地区生态环境和风景。随之而来的是,日本由竹制品的出口国变为进口国,主要依赖于中国进口。21世纪随着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重新认识到竹子的重要性。从年开始,日本农林水产省制定??竹林利用促进紧急对策。对竹文化遗产、传统工艺以及竹生产技术研修等提出针对性措施。与此同时,各地纷纷成立了竹业振兴协会。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也参与进来,对竹林资源展开调查和研究,寻求竹资源利用和竹文化开发的对策。

日本竹文化现象

关于日本竹文化现象的内容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里套用中国竹文化内容的概念,以便对日本竹文化现象的内容进行梳理。中国竹文化就是以竹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可以分为竹文化景观和竹文化符号。日本竹文化就是以竹为载体的日本文化,也将其内容分为竹文化景观和竹文化符号。

来源: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毕雪飞,讲师,硕士,从事中日语言文化比较等研究。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白癜风中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fz/12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