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的内、外发展规律是否真正认识清楚,管理是否可以做到无为而治,这是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员工不断探索的问题。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可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任正非
第十三章未来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
推动公司前进的最主要因素是机制和流程。我们留给公司的财富只有两样:一是我们的管理架构、流程与IT支撑的管理体系,二是对人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资本、技术、人才这些生产要素只有靠管理将其整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效应。
有利于潜力增长,有利于效益增长,有利于组织和文化的一致性——这三个原则要成为永恒的管理主题,不抓人均效益增长,管理就不会进步。
关键点:未来公司的生存发展靠的是管理进步
推动公司前进的最主要因素是机制和流程,没有优良的管理难以保持超过竞争对手的速度。规模是优势,规模优势的基础是管理,推动公司前进的最主要因素是机制和流程,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以前的埋头拉车变到抬头拉车,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多估计各级管理体系的建设。所以说,规模是有事,规模优势的基础是管理,我们需要扎扎实实建设好一个科学管理的大平台。
关键点:企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关键是管理
我们要通过有效管理构建起一个平台,摆脱对资金的依赖、对技术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未来华为战胜对手的关键因素不是技术、资金、人才,而是管理和服务。管理就是要把框架搭起来,从宏观管理走向微观管理。服务就是加强整个队伍的服务意识建设,要逐步摆脱对资金的依赖、对技术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使企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管理机制,当我们还依赖于资金、技术人才时,我们的思想是受束缚的。而摆脱这三个依赖,走向自由王国的关键是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构建起一个平台,使资金、技术和人才发挥出最大的潜能。管理学上有一个观点:管理控制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控制也能达到目标。这实际上就是老子所说的那句话:“无为而无不为。”
关键点:向管理要效益
提高效益的潜力在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的关键在改进管理,改革就是要产生效益!我们要向管理要效益,如果我们这次的管理流程真真实实运行通了,我们管理的效益就大幅度提高了,投入产出的能力就增强了。如果有这种规范化的作业,就能把我们前期的改革成果巩固下来,我们就形成了一支雄狮劲旅。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流程,都要在努力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益,而提高人员效益应当是管理改进的一个重要目标,不抓人均效益增长,管理就不会进步。因此一个企业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追求长远地、持续地实现人均效益增长,实事求是地设置针对性的人均效率改进目标,牵引业务单元改善投入产出,提高效率,不是要增加劳动程度,而是要减少无效工作。
第十四章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流程化组织建设
组织一个大公司很容易,要召集几万人是容易的。但是大公司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管理体系,必然要切成很多小事业部,事业部之间资源不能共享,面对西方大系统、大平台的世界级企业很难具有竞争力,要成为大公司,我们要建立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灵活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太复杂,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未来华为的组织改革,“以代表处为基础”永远都不会变化,但区域的结构,随着我们的进步和变化是可以调整的。能力的提升以项目组为中心,管理建设以代表处为基础,后面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叠加在这两个基础上。以销售额为中心,是BG(业务集群)的责任;以利润为中心,是区域的责任。
关键点:建设要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的流程化组织
所有组织及工作的方向只要朝向客户需求,就永远不会迷航。以客户为导向,充分满足客户需求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我们的工作方法,其实就是IPD等一系列流程化的组织建设。明确了目标,我们就要建立流程化的组织。有了一个目标,再有一个流程化的组织,就是最有效的运作了。我们全公司组织结构的确定,要先理顺主干流程,再根据主干流程确定组织结构,其中有两个原则:1.必须要收缩战线。2.要变成时效型组织。
关键点:建立“推拉结合,以拉为主”的流程化组织和运作体系
把指挥所建在听得到炮声的地方,“让听的到炮声的人呼唤炮火”,把预决算核算权力、销售决策权力授予一线,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打不打仗,后方决定;怎么打仗,前方说了算。由前线指挥后方啊,而不是后方指挥前线。流程的变革必须以客户为起点,以一线为中心,从一线开始,也只能从一线开始。平台是为一线作战部队服务的,一线不需要的,就是多余的。
关键点:从以功能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转变
1.将来华为的作战方式也应该是综合性的,我们讲“班长的战争”,强调授权以后,精化前方作战组织,缩小后方机构,加强战略机动部队的建设。划小作战单位,不是指分工很细,而是通过配备先进武器和提供重型火力支持,使小团队的作战实力大大增强。
2.项目管理是公司管理进步的基础细胞,要把项目管理作为华为公司最重要的一种管理往前推,华为大学的项目管理培训应该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是个细胞,懂了项目管理,一切都能发挥好的效果。
关键点:管理体系建设的导向是简单、实用、灵活
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整体管理构架的进步,系统地、建设性地、简单地,建筑一个有机连接的管理体系,要端到端地打通流程,避免孤立改革带来的壁垒。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账实相符,不准说假话。我们要努力使内部作业数据在必要的职责分离约束下,尽可能地减少一跳,提高运营效率。
◆
-END-
华坤用心诠释建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