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的需要那么多文学杂志吗丨文化观察

杂志社与其埋怨读者不识货,杂志卖不出去,不如考虑一下,自己这本杂志是不是还有存在的必要?

?

近日,45家国内顶尖的文学杂志聚到一起,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对抄袭和“一稿多投”说不。一旦发现有抄袭或“一稿多投”行为的,立即在这45家杂志进行联合封杀。

文学杂志一向独立运营,像这样大规模联合整治的举措不多见,这说明它们的确很为这些事伤脑筋。

抄袭不用解释,大家都懂。“一稿多投”则是相对陌生的概念,指的是作者把一篇稿子投给多家杂志的行为。“一稿多投”之所以要被禁止,是因为它打击了文学刊物的原创性与首发性,理论上是知错犯错。

“一稿多投”一旦被发现,作家就面临身败名裂的危险。按理说,作家最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作品被刊发出来,有一家发了就好,为什么还要冒那么大的风险,投那么多家杂志呢?

国内最好的一批文学杂志

1反对“一稿多投”的联合声明,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发出?

“一稿多投”是个很普遍的现象,长期以来解决办法不多。这其中有个最直观的矛盾:从杂志的角度,花了稿费,买了作者的稿子,就希望独家刊发;从作者的角度,多投给几家杂志,万一能在好几个地方发,自己能多收好几份稿费也是蛮好的。

这个矛盾就造成了作者和杂志社的根本分歧:杂志社认为,“一稿多投”是骗子行为,十恶不赦,必须严厉打击;作者认为,我就靠写作养家糊口呢,辛辛苦苦写出一部稿子,每家稿费都那么少,多投几个地方多挣几份稿费也没什么吧,又不是抄袭……

从公理上来说,杂志社有天然的道德正确性。一稿多投的确涉嫌诈骗,可以类比重婚罪——程度不同,性质类似,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存在着“其他人发现不了”的侥幸心理。

以往互联网不发达的时期,“一稿多投”只能靠编辑肉眼发现,这显然是不现实的,阅读量再大的编辑,也不能读遍国内所有刊物。只要作者稍微聪明点,投给几家不太同质化,地理距离不太近的杂志(例如甘肃投一份,北京投一份,广西投一份),基本就不会被抓住。简单讲,只要薅羊毛别从一个地方薅,就不会有事。

而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全国杂志联手惩治“一稿多投”就成了可能。每家杂志都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fz/12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