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文化的自定义及分类董川科普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_4693377.html
科普微报

山西省科普作家协会

科普图片制作:王冠麟

文化的自定义及分类

作者:董川

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科协首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1、文化的自定义

人类文化的全部内涵包括物、境、人、事四方面。对物和境要做到物尽其用,资源能源可持续化;对人和事要做到民主、平等、自由、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美好宜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一般而言,文化是约束人的规则,按规则行事乃有文化。然而,文化的确切定义是什么?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认为: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一切痕迹。

“文”乃文脉

包括:理论、思想、智慧、经验、学习。

“化”乃教化

包括:实践、行动、修炼、转化、应用。

由上可得,人类文化的公式如下:

学习是人类思想、逻辑推理的前提,应用是人类生活、探索实践的过程。人生有两大任务,一是改造主观世界,二是改造客观世界。

改造主观世界即精神文明,就是要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改造客观世界即物质文明,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的两大任务就是人类文化的两大主题,即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其内涵详见下图。

人类文化的各要素,如科技、经济、政治、法律、宗教、信仰等,它们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其各自的发展速度与人们投入该要素的人力物力成正比,投入越多发展越快。

人类文化的各要素中,哪个要素发展太快都不好,都会冲淡和影响其它要素的发展。如中世纪前,宗教艺术发展快,这就极大地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全球科技发展飞快,同样也会影响或抑制信仰与道德的发展。人类文化各要素的同步协调发展,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如何处理值得我们深思!

①人与自然(即生产力)

含环境、科技、经济等,指生产力,要环保持续。

②人与社会(生产关系)

含政治、法律、管理等,指和谐力,要和谐平安。

③人与自己(意识形态)

含道德、信仰、宗教等,指意志力,要自觉自控。

2、文化的分类

通常,人们将文化看成褒义词,说谁有文化是赞扬之词。然而,这是不全面的。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一切痕迹,依据人类活动的好坏差异可将人类文化划分为正文化和负文化两大类。

正文化即正能量,其核心是正义,包括科学、伦理和艺术。科学求真,伦理求善,艺术求美。负文化即负能量,其核心是邪恶,包含伪科学、邪教和低俗艺术。伪科学是假的,邪教是恶的,低俗艺术是丑的。正文化教人学好,负文化使人堕落。正文化包括积极文化和先进文化,负文化包括消极文化和落后文化。文化的分类如下所示:

人类的心灵分为理智、意志和情感三部分,真、善、美就是与这三部分相对应的精神价值。其中,理智的终极目标是求真,体现为科学活动;意志的终极目标是求善,体现为伦理活动;情感的终极目标是求美,体现为艺术活动。

人的精神是一个整体,理智、意志、情感只是相对的划分。同样,真、善、美三者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理智上求真,意志上向善,情感上爱美。

人类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真、善、美。大道至真,大德至善,大行至美。人类文化虽包罗万象,但主流是真、善、美的正文化。那么,假、恶、丑从何而来?人为何会虚伪、邪恶、丑陋?唯一的答案就是贪欲无度,没有智慧,对人生缺乏透彻的认识。德行千里,道贯古今,美德与真理永存。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之人必德高望重,行恶之人终声名狼藉。总之,人生应追求真理,积德行善。

《科普微报》

荣获山西省最具影响力

科技新媒体平台称号

第期总第期

主编:王斌全

常务副主编:郭述真

作者:董川

责任编辑:李明璐

科普图片制作:王冠麟

编辑部主任:刘国昇

策划部主任:李惠斌

新媒体策划编辑:王冠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fl/135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