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位于今伊朗境内的、闻名遐尔的马拉盖天文台也是在图西倡议下建立于伊尔汗国初期,其天文仪器甚至在当时被带到中国的元大都。马拉盖天文台的遗迹至今尚存,成为人类文化遗产。
乔治·萨里巴谈及阿拉伯帝国天文学与哥白尼天文学关系时说:“当想到哥白尼天文学本身带给我们所谓‘哥白尼革命’这样的概念时……便不难想像哥白尼数学天文学与他以前用阿拉伯语写作的天文学家们之间的交融了。换句话说,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阿拉伯天文学与哥白尼天文学间的模糊边界会是这样有趣了。”
凯文·克里斯纳斯(KevinKrisciunas)则对某些蓄意抹杀伊斯兰天文学成就的态度给予直率的批评,《世界天文学中心》一书第二章开头写到:“那种认为在托勒密后,天文学研究陷入沉睡直到哥白尼时代才得以苏醒的看法,是常见的错觉……那些认为阿拉伯人没有做出贡献的人们,对这一学科并未进行过调查研究”
他还进一步指出,中世纪的天文学家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用阿拉伯语书写科学著作的,即使是犹太人与基督徒也莫不如此。
事实上,阿拉伯帝国天文学在今天已经落下永久的烙印,甚至现在人们使用的很多与天文有关的词汇,诸如“azimuth”(地平经度、方位角)、“nadir”(天底)、“zenith”(天顶),等等,都是源自阿拉伯语。
可以肯定地讲,阿拉伯帝国的天文学家对于宇宙天体的认识。研究,是人类天文学史上由托勒密到哥白尼之间最重要的衔接。
拉齐(al’Razi,欧洲称Rhazes,公元~?年)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与哲学家,更是著名的医学家。一生写作了多部书,尤以医学(与化学)方面的著作影响巨大。拉齐曾先后担任雷伊(位于伊朗德黑兰附近)医院院长,并从事学术著述,被誉为“阿拉伯的盖伦”、“穆斯林医学之父”。
拉齐在医学上广泛吸收希腊、印度、波斯、阿拉伯(甚至中国)的医学成果,并且创立了新的医疗体系与方法。他尤其在外科学(例如疝气、肾与膀胱结石、痔疮、关节疾病等)、儿科学(例如小儿痢疾)、传染病及疑难杂症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理论知识。
他是外科串线法、丝线止血和内科精神治疗法的发明者,也是首创外科缝合的肠线及用酒精“消毒”的医学家,还是世界上早期准确描述并鉴别天花与麻疹者(中国人认为葛洪最早描述天花症状,在拉齐之前也有一位阿拉伯帝国的学者介绍过天花与麻疹,但拉齐的论述更为后人所了解),并将它们归入儿科疾病范畴。
拉齐注意到一种疾病出现的面部浮肿和卡他症状(如打喷嚏、流清涕),与玫瑰花生长及开放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他第一个指出所谓的花粉热就是缘于这种玫瑰花的“芳香”。
拉齐的代表作《曼苏尔医书》是医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他于公元年把《曼苏尔医书》捐献给萨曼尼德的王子兼雷伊地区长官曼苏尔。《医学集成》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医学著作,作者花费15年的时间完成此书。《医学集成》主要讲述的是疾病、疾病进展与治疗效果。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保存有一部《医学集成》的阿拉伯语手抄本,它是在年由一位佚名抄写人抄写的,也是该馆最古老的医学藏书。
《曼苏尔医书》和《医学集成》分别于年与年在西班牙深受穆斯林文化影响的历史名城托莱多与法国的安茹被译成拉丁语而在欧洲广泛传播,并且随即取代了盖伦(Galen,公元?~?年)的医书;它们在文艺复兴时期又被多次翻印,并且由当时著名医学家加以注解。
此外他还著有《医学入门》、《医学止境》、《精神病学》、《天花与麻疹》、《药物学》、《盖伦医学书的疑点和矛盾》等。拉齐确信,他在科学上取得的成就一定会被比他卓越的思想超越。在他看来,那些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人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因为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
伊本·西那(ibnSina,西方称阿维森纳Avicenna,公元~年)公元年出生于中亚历史名城布哈拉附近,是代表阿拉伯帝国医学最高境界的里程碑。他与希腊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年)、盖伦并称医学史上的三位鼻祖,被尊为“医者之尊”(“DoctorofDoctors”)。
伊本·西那的医学成就主要体现于一部极其著名的百万字医学百科全书《医典》。他在《医典》的开篇中说:“医学是这样一门科学,它告诉人们关于机体的健康状况,从而使人们在拥有健康的时候珍惜健康,并且帮助人们在失去健康的时候恢复健康。”
《医典》一书全面而系统,全书包括5部分,分别讲述医学总论、药物学、人体疾病各论及全身性疾病等内容。
感染性疾病曾经一直是人类疾病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类疾病是由病原体例如致病性细菌、真菌与病毒等引起的。
伊本·西那提出人本身以外的因素在引发疾病方面的作用,首先发现了“原体”可以是产生疾病的原因,指出肺结核就属于此类疾病,天花和麻疹也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原体”所致,而且还强调了“消毒”的重要性。他发现水与土壤可以是传播致病物质的媒介。
伊本·西那不但认识到钩虫病是由肠道寄生虫引起的,并能够做出准确的诊断。他主张外科医生应该在早期阶段治疗恶性肿瘤,以确保对所有病变组织加以切除。伊本·西那在著作里强调膳食营养的重要意义,提出气候和环境与疾病有关的观点。
他研究过心脏瓣膜,发现主动脉有三个瓣膜,瓣膜张开与关闭配合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从而维持血液的流出与流入。伊本·西那描述和记录了有关心脏病药物的提炼及皮肤病、性病、神经病如脑膜炎与精神疾病等病症。他还能将纵膈炎与胸膜炎相鉴别。他介绍了用烧灼治疯狗咬伤、针刺放血与竹筒灌肠及音乐等疗法
伊本·西那主张,在正式推广使用一种新药之前,首先应该进行动物与人体实验,从而保证药物的安全性。
《医典》从12世纪被译成拉丁文起直至17世纪的数百年间,始终被欧洲的医学院校用作医学教科书,仅在15世纪的最后30年内,这部著作就被用拉丁文出版过15个版次。它对西方医学的影响胜过任何一部医学著作。
著名医学教育家奥斯勒(WilliamOsler,~年)博士对《医典》的评价是“被当作医学圣经的时间比其它任何著作都要长”。《医典》是现代医学产生的重要基础之一。
其实,伊本·西那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他一生大约写了部著作,它们不仅是关于医学的,还有专门论述哲学、心理学、地质学、数学、天文学、逻辑学与音乐等学科的,其中传世的有部左右(关于哲学与医学的分别为部与40部)。例如影响力仅次于《医典》的《治疗论》一书,本身就是一部百科全书。
拉齐与伊本·西那的画像今天仍然悬挂在巴黎大学医学院的画廊上。公元10世纪的扎哈拉维(AbulQasimal’Zahrawi,欧洲人称之为Abuicasis或Albucasis,阿尔布卡西斯,公元~年)是出生在穆斯林治理下的西班牙的著名医学家,享有“外科学之父”的赞誉,其祖先来源于阿拉伯半岛的安萨尔部落。
公元10世纪的扎哈拉维(AbulQasimal’Zahrawi,欧洲人称之为Abuicasis或Albucasis,阿尔布卡西斯,公元~年)是出生在穆斯林治理下的西班牙的著名医学家,享有“外科学之父”的赞誉,其祖先来源于阿拉伯半岛的安萨尔部落。
扎哈拉维的《医学手册》是一部集其数十年医学知识与经验的著作,包括30篇的内容,涵盖大量临床问题,适用于执业医生与医学生。这部著作附有历史上最早的外科器械插图与文字说明,而且数量相当丰富(幅左右)。这些精致的插图(与文字说明)使其极具学术价值。
他还把外科治疗划分成几个部分,例如烧灼术、手术切除、放血疗法与接骨术。12世纪,《医学手册》的外科部分(第30篇)在托莱多被来自意大利克雷默那的翻译家杰拉德(Gerard,~年)翻译成拉丁语,并且在~年之间至少再版10次之多。
从12~15或16世纪,几乎欧洲所有的医学家编撰的外科教科书无不参考或引用扎哈拉维原书的译本,例如Roger、GuglielmoSalicefte、Lanfranchi、HenrideMondeville、Mondinus、Bruno、GuydeChaulliac、Valescus、Nicholas及LeonardodaBertapagatie等人。
扎哈拉维不仅改进了一些器械,还发明了许多外科器械,例如一种引流腹腔积液的斜面套管,插入尿道治疗尿路结石的探头,以及一种用于切开脓肿的隐蔽式手术刀。他还发明、引进了镊子、(羊)肠线以及今天妇产科医生使用的窥阴器与扩阴器等。
在《医学手册》的第一与第二篇里,扎哈拉维归类了种疾病,讨论了它们的症状与治疗,并且在第页上首次描述了一种由“健康”母亲传递给儿子的出血性疾病,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血友病。这部分篇幅后来亦有拉丁文译本出现,名为“LiberThoricae”。
在妇产科方面,扎哈拉维的著作包括指导训练助产士如何处理异常分娩,取出死胎与去除胎盘,以及剖腹产的实施方法等。
扎哈拉维对于后来的医学尤其是外科学具有很大的影响,人们也并没有忘记这位生活在年前医学家。现在,在扎哈拉维的家乡西班牙科尔多瓦,有一条叫做“CalleAlbucasis”的街道,就是以他的拉丁化名字Albucasis命名的,意思是“阿尔布卡西斯(扎哈拉维)大街”;
西班牙旅游局在这条街道的6号建筑物门前安放了一块铜匾,上书“阿布·卡西姆旧居”(“阿布·卡西姆”也是扎哈拉维的名字,取自其全名)。按扎哈拉维的设计而复原的外科器械,曾经在西班牙、突尼斯和巴基斯坦等地的博物馆中庄重地陈列展示,以表达人们对他的尊敬。
另一位出生在西班牙的医学家伊本·拉希德[ibnRushd,拉丁名阿威罗伊(Averroes),~年]是研究组织学的先驱,他还发现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沾染天花,他对血管与运动保健也颇有研究,西班牙与北非的摩洛哥都曾留下他工作的足迹。他的《医学原理》在当时是一部很全面的医学入门书籍。
除了医学之外,哲学与天文学也是伊本·拉希德研究的对象,尤其是在哲学方面,他的“阿威罗伊哲学”(Averroism)对西方学术界的影响力甚至大大胜过其在伊斯兰世界所享有的威望。
阿拉伯帝国的医学非常注重眼科疾病,医生们好像大多都对这方面的病症显示出浓厚的兴趣,而且具有很高的诊断与治疗眼科疾病的技艺。几乎所有的医学著作都有专门的篇章论述眼科疾病,但是最全面的关于眼科疾病的论述是以专著的形式讲述的。
卡哈尔(Kahhal,公元~年,可能是基督徒)则在其眼科学专著《眼科医师手册》里介绍了多达种眼科疾病。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病变部位在眼球的晶状体,未治者的结局常常是致盲。当时,聪明的医生已经知道它的治疗方法。
与卡哈尔同时代的毛斯里(Mawsili),是白内障针吸术发明者,这种技术即通过一种金属空心针经过巩膜吸除白内障病变。多年后,约于年,一历史学家兼眼科医院亲眼目睹过使用上述器械去除白内障的手术过程。然而,14世纪埃及著名的眼科医生萨达卡(Sadaqah)质疑这种疗法的真实性
沙眼是又一眼科常见疾病,常引起倒睫、睑内翻及角膜血管翳,严重者也可致盲。当时的医生对于此症已有深刻的认识,他们不但对角膜血管翳给予清晰的描述,而且尤其擅长于手术切除这种长在角膜上的血管组织,但是这种手术的真实性似乎令人疑惑。
他们在手术中使用一系列自己发明的手术器械,例如开眼器、拉钩、细小的手术刀和拨针。他们还能够采用类似的手术器械治疗翼状胬肉。
以当时的医学水平来看,上述手术是非常精细与复杂的,而且患者往往要忍受相当程度的疼痛,故帝国的医生可能并非常规进行这种手术。
在12~14世纪,在阿拉伯帝国范围内出现了许多眼科学著作,例如《眼科指南》与《眼科疾病治疗的思考》等,后者分17章讲述了眼的解剖、生理,以及种眼科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其中不乏在作者之前从未描述过的内容。它们在当时以及其后几百年间都是从医者学习眼科疾病的权威著作。
虽眼科疾病早先一般是在外科疾病中讨论的,但阿拉伯帝国的医生已经开始把眼科疾病从一般医学中独立出来,这就是现代眼科学学科的雏形。例如13世纪叙利亚医学家库弗(Quff,公元~年)在其编写的外科专用手册里,故意不收入任何眼科疾病,因为在他看来,眼部疾病应该属于专科医生的诊治范畴。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