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一:科室文化建设已经在临床医技科室普遍开展,但并不均衡
成因:科室文化建设的普遍开展源于自身发展需求及外部环境的推动。科室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文化建设提供精神保障和创新动力的需求便增大。同时,医院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患者医疗服务需求等外部环境影响,“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观、服务理念被逐渐重视,也引导各科室重视科室文化建设。不同科室文化建设的程度还受科室发展历程、学科特色、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科室之间文化建设水平必然存在差异。
现状二:科室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较完善
成因:长期以来,医院在管理实践中形成了健全的制度文化体系,加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推动各临床科室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开展了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为主线的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各党支部和工医院、科室的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推进了科室文化活动的开展。以病友会为代表的多种形式的医患互动活动,能够增进医患沟通、普及健康知识,医院公益性,受到各科室普遍青睐。
现状三:科室物质文化建设形式相对单一
成因:科室已具有物质文化建设的意识,但主动进行科室物质文化设计的意识不足,表现为科室物质文化载体单一,具有科室形象代表性的科室徽标及徽章等物质文化建设形式相对欠缺。科室文化宣传栏建设属于科室环境建设的范畴,由医院进行了科学规划,对科室物质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科室历史展需要系统梳理科室发展历程,综合编排、图文展示反映科室发展进程、水平的重大事项、重要成果和主要成绩,需要较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因此难度较高。科室徽标及徽章需在科室精神文化理念基础上,结合科室特色进行抽象、设计,也存在一定难度。
现状四:精神文化建设是科室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环节
成因:在科室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建设是薄弱的,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作用并未在科室内形成普遍共识。科室精神文化是科室规章典范与行为法则的浓缩体现,是科室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室发展中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并不断汇聚共识、总结凝练,医院精神文化又体现科室特色的核心价值观。科室精神文化包括在科训和共同愿景统领下的科室服务理念、人才理念、教育理念、科研理念等诸多维度。在科室核心价值观尚未明晰的阶段,对员工的精神文化培育仍处于较为基础的阶段,因此员工对于精神文化的认知也较薄弱。
现状五:科室普遍重视文化教育活动,但在人文培训和压力疏导方面相对薄弱
成因:各科室普遍重视开展教育培训活动,通过专业技能及安全文化培训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通过职业道德和廉政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但各科室在人文培训和压力疏导方面相对薄弱,其原因有二:一是围绕人文培训或压力疏导内容开展的相关活动主题介绍不够明确,导致活动参与者不了解;二是压力疏导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和硬件支持,科室缺乏相应条件,难以开展。
现状六:新媒体成为科室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
成因:科室已形成文化传播及形象建设的意识,普遍开展了文化传播平台建设。文化传播是科室文化建设保持生命活力的必要条件。新媒体凭借其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等特性在科室文化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相比之下,科室刊物和网站、网页建设,进行内容采编、形式设计、信息更新等所需的人力和资金成本较高;微博、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个好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