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化蒙古人传统的年龄阶段划分及

我们蒙古人传统的年龄段划分及其性质是什么?结合60年为一轮的东方甲子历法,蒙古人传统上以12岁的频率划分年龄段。

⒈儿童时期(0-12岁)

完全处在父母呵护下的年龄。这个时期,在家庭环境里奠定孩子正确人生的基础,7-12岁时,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兴趣。我们的祖先教导说,孩子0-3岁间“要像可汗一样侍奉”,4-6岁间“要像王后一样呵护”,7-12岁间“要想庶民一样教其劳动”,13-18岁间“要像伴侣一样给予建议”。换句话说,直到3岁给予高度的关爱、尊重和同情,呵护其成长至6岁,7-12岁时让其晓得劳动的感受,13-18岁时对待生理和生活问题给予开放性的建议。这一时期的社会主要责任之一是,与世界观向左的童年人为负重的壮年父母减轻压力,给予力量。当今社会中,遗憾的是处于青壮年时期的人们总是抱怨工作繁忙,把奠定孩子正确人生基础的家庭任务推给学校、幼儿园的老师和爷爷、奶奶们。

⒉少年时期(13-24岁)

个人的特征形成的年龄。无论从生理方面或从世界观方面来讲,都是发育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从阳光处看待一切事物,对于未经的事物大多以模仿为主塑造自己。浪漫的模仿与生活格格不入时会产生焦虑。对此,正如祖训所说“要像伴侣一样给予建议”。蒙古民间箴言说:“不要把儿时的幸福当作真正的幸福,不要把早晨的太阳看做真正的太阳。”这个时期的人们意气风发,总以为一生都会健康,生活一直都会积极向上。当今社会,原本应该对于他们“要像伴侣一样给予建议”的壮年、中年的父母们仍然以没时间为借口,不完全履行自己的义务。爷爷、奶奶们虽然想履行义务,却往往会听到的答复是“你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⒊青年时期(25-36岁)

这个时期孤独和亲近相互接踵而至。随着发育期的结束,没有父母也能独立生活,自己已成“顶天立地的人”的感觉不断形成于脑海,进入另立门户的年龄。你的权力萎缩,责任加重,开始学习生活。发育时期的那种幼稚的世界观与生活的真实相抵触,亦发生妥协。这不仅发生在家庭范围内,亦发生在同事、朋友、亲戚以及社会全部生活范畴内,应该从中获得正确的醒悟。为了避免家庭破裂,相互间要开放,若能形成共同的世界观,生活会是美好的。在社会宏观层面上如能正确形成,就会得到同事、亲朋和社会的好评;反之,就会成为负面“英雄”。如今,离婚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迫切问题。对长辈的话不屑一顾的青年人日趋见多。

⒋壮年时期(37-48岁)

这是个觉醒加创造的时期,也是在社会各阶层中最为负重时期。所以,蒙古人说“四十岁的汉子,跑起来的骆驼”。这个年龄段的人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世界观也已形成。所以应该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应该承担起更多的重量。当今社会,处在这个年龄段的人们的生活、工作已经步入正轨。遗憾的是一些人虽然身居高位,却因为私欲导致妻离子散,成为社会的反面教员。蒙古人对于因年轻时的失误而导致家庭离散,醒悟后重新组成家庭的人是不会责怪的。然而对那些拆散家庭的成熟的壮年人却不会以友相待。

蒙古丽人Ψ国际蒙古文化第一微刊(覆盖人群超万)Ψ客服--信箱:admin

mengguliren.







































北京最好的去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qywh/6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