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别开生面的峰火群英汇:文化产业创业投
文化产业评论:8月17日,第15届峰火文创论坛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隆重举行,与此同时,“文产集结令--首届全国文化产业专业夏令营”也进入第2天。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峰火文化创意中心主任陈少峰教授等与会嘉宾就“文化产业创业与投融资”主题各抒己见,为本次夏令营同学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作者:陈敏、杨小敬
8月17日下午第15届峰火文创论坛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隆重举行,这也是“文产集结令—首届全国文化产业专业夏令营”活动的第二天,会上大咖云集,各种思想异彩纷呈,给来自全国文化产业专业的学子和业界人士带来一场饕餮盛宴。思想因碰撞而精彩,文化因交流而通彻。本届论坛主题是文化产业创业与投融资,汇聚了陈少峰、付岩、刘庆振、郭恪、李岭等思想精华,一层层揭开了文化产业创业与投融资的神秘面纱。
付岩:精神商业未来是什么?
作为“软银”曾经的执行董事,付岩过去的十年在整个风险投资行业进行了个人的探索,是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名先行者。
付岩老师在开讲之初通过对全球影业公司发展状况的简介,让大家隐约感受到有一种长期影响我们的东西,那就是精神产品。这让我们不得不去反思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取得了什么样的发展?在未来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付老师认为在文化创意产业里面最关键的词是“创意”,文化只是一个落脚点,基于文化的支撑,在进行商业化的时候创意将会会发挥无穷无尽的魅力。人具有社会属性,我们从属于一个又一个的社群,在付老师的新书《社群思维》中对“社群”一词的定义是:一种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精神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优势,然而也导致了全人类面临着精神世界的衰退,而于人生的意义,我们应该去追求一个自我的精神世界。
未来一切行业都是创意行业,没有创意你是无法引起别人的共鸣,是无法真正走入人的精神世界的。付老师特别强调,文创产业的本质是精神商业。那么什么是精神商业?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这个时代下的消费者需要全面升级,过去的我们强调更多的是功能性的体验,未来的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人内心更深层次的心理和精神层面。精神商业中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痛点,就是这个时代全世界几乎所有人都精神饥渴。付老师总结了三个精神刚需,第一是现在所有人集体缺乏存在感,我们都渴望被人儿童白癜风病的症状得了白癜风该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