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讲座】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与新
谢伦灿: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区域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湖南卫视导演、中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典雅天地文化上市公司董事、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我国第一个文化产业博士后。屡次参与国家重大文化产业政策的起草、撰写工作,为国家部委、各省级领导进行专题报告会上百场,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4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平台基金10项,主持和参与了北京、广东、上海、湖南等10多个省市的文化产业计划编制的撰写和北京艺术区、浙江横店影视基地、联合国上海创意区等国内外重大项目的文化主题概念设计和计划和担负电视剧《缘来幸福》、《幸福双黄线》的艺术总监。其专著《艺术产业运营学》、《文化产业的评价与发展》在业界反响强烈,是“文化项目创意学”和“文化产业主题概念园区”的学术倡导者,曾取得霍英东基金国家优秀高校青年教师奖和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奖。
1、新特点:
经济新常态与文化发展新常态的对照
1、9大特点对照
指标
具体特点
文化政策
文化领域已出现常态
消费需求
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年8月《关于推动特点文化产业发展的指点意见》
用户思惟:不要告知客户你是谁?而是变成“客户想让我成为谁”?
投资需求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出现。
年8月《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会发展的指点意见》
技术与内容互为支持、相互融会,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
出口和国际收支
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产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产生。
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
坚持兼顾发展、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
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
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点。
年3月《关于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意见》
在文化产业相对会聚的城市区域,小微文化企业不但是文化创意的蓄水池、消减文化投资风险的避震器,还是产业运行的润滑剂
生产要素
人口老龄化日益发展,农业充裕人口减少,要素范围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托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年2月《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材扶持计划》
以“提升文化产业创意创业水平,增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干产业融会发展”为年度主题。
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逐渐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年1月《国务院关于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干产业融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资源环境束缚
环境承载能力已到达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构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设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等。
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
经济风险整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延续一段时间。
年4月《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
触及财政税收、投资融资、资产管理、土地处置、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人员安置、工商管理等多方面支持政策。
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
既要全面化解产能多余,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年4月《关于深入推动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
从增进文化与金融的对接与合作角度对今后工作提出指引,重点是体现出近年来文化金融合作的新趋势、新需求、新做法,着力在文化金融的瓶颈环节、薄弱领域下功夫,体现文化金融合作的开辟创新。
2、“八个更加重视”对照
经济新常态的八个更加重视文化领域已出现的重视
更加重视满足人民群众需要重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
更加重视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
重视客户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
更加重视引导社会预期
重视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
更加重视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
出台政策重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更加重视发挥企业家才能
重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人材的才能
更加重视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重视有针对性的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材
更加重视建设生态文明
文化产业本身是高附加值绿色产业,会增进生态文明发展
更加重视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重视运用创新及最新科技成果
2、新引擎:
发展文化产业的困难与挑战
3、新趋势: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机遇与趋势判断
4、新思维:
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更多精彩请
中科白癜风中科医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