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壤巴拉节上的1朵奇葩→梵音古乐

文化 壤巴拉节上的1朵奇葩→梵音古乐

觉囊“梵音古乐”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在雪域藏地“活态传习”了近千年,始终与藏传佛教觉囊派文化息息相通。觉囊梵音古乐源于印度佛教音乐,又吸收了藏族传统音乐的成份,构成了独具风采与深入内涵的藏传佛教艺术情势。

阿坝壤塘觉囊“梵音古乐”的历代先师,除用口传心授以外,还首创了该乐种独特的用各种不同形状、不同粗细的线条来表示音的高低长短的“央移”记谱方法,以手抄曲本为载体,使多首孤本的曲谱传承下来,成为研究古代佛教音乐作品和音乐信息的文化宝库。

年7月,为更好保护与传承这1古老乐种,觉囊“梵音古乐”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觉囊派第47代法主嘉阳乐住金刚上师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觉囊“梵音古乐”正在申报进入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脉象独步千年觉囊“梵音古乐”是中国藏传佛教现存的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它源于印度佛教音乐,又吸收了藏族传统音乐的成份,构成了独具风采与深入内涵的藏传佛教艺术情势。年,佛教“时轮”教法由印度传入西藏,在拉孜县觉囊沟建立道场,并逐步昌盛,故称为觉囊派。其教法以承传完全、学理透彻、戒律严格著称。

香巴拉净土、藏地时轮历算、10相自在图符等众人所熟习文化要素皆源于觉囊的教法。

随着佛教“时轮”教法由印度传入西藏,对时轮经的唱诵及其普及进程中,一种崭新的佛教艺术情势——觉囊梵音古乐应运而生,传延至今已近千年,是藏传佛教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时轮经》是觉囊派最为重视的一部经,大凡修习觉囊密乘者都被称为“丁科娃”,意为“专学时轮者”。《时轮经》分为外时轮、内时轮和别时轮三部份。外时轮讲宇宙结构及历法知识,是藏传佛教天文星相学的指导思想。其中有关天文历法的内容,可谓雪域藏地创建时轮藏历的主要依据。至今很多藏传佛教寺院仍把《时轮经》作为学习天文历法的基本教材,“时轮”教法传至雪域藏地已有17个绕迥年了。内时轮讲人体生理知识,别时轮则讲授修行的方法与果位。觉囊“梵音古乐”的次续法脉和主续法脉自14世纪中叶与16世纪中叶薪火相传到壤塘县中壤塘觉囊文化中心,从此眽眽相续,绵延至今。

遗产脉络活态传承觉囊“梵音古乐”是世代相传、沿袭至今的乐种,它在雪域藏地“活态传习”了近千年,始终与藏传佛教觉囊派文化样式生息与共。千年来沧海桑田,觉囊梵音古乐的承传从未中断,它以其悠久的佛教音乐历史和复合文化特点,被音乐和文化学界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极具学术研究价值。觉囊“梵音古乐”契合佛教“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与“和谐世界,众缘和合”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是一种让人心生善意慈悲,心平气和,由此产生空灵和幸福感的天籁之音。觉囊“梵音古乐”不但以“音声佛事”弘法,满足了广大信众最迫切的心灵需要,还忠实地保存了中国传统藏传佛教音乐的基本风采,为研究中国传统藏传佛教文化的内涵与变迁提供了典型的生动实例。觉囊“梵音古乐”,既有用于诵唱的声乐曲又有用于吹打的器乐曲,构成了内容丰富、情势完全、乐舞立体的佛教音乐体系。

觉囊“梵音古乐”的演示,集演奏、敲打、乐舞、赞偈、唱念、手印、供养于一体,由恭迎、沐浴、皈依、礼赞、和乐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其中吹中有打,打中有唱,吹唱打奏相互关联,既可以单独罗列,也可以并联为伍。开场“净坛”的金刚乐舞,寓礼佛、赞佛、颂佛于通灵修炼当中,动作的性情化,舞姿稳健庄重,具有雕塑感、造型美,主要表现佛法无边。觉囊“梵音古乐”各种乐器组合成规模不等的梵音古乐,配以僧人唱诵经文,演示金刚乐舞。由于梵音古乐中包括演奏低音的大型法号和善于演奏旋律的金刚唢呐,和多种音色的敲击乐器,因此演奏的音乐极具特点与强烈的感染力。其中,金刚唢呐的演奏要求技能精深熟练,尤其是乐僧们一口气12分钟的“鼓腮换气演奏法”,通过气控制和指法变化增加装饰性颤音,音量大,穿透力强,曲调高亢激昂,可谓“追魂摄魄”,其吉祥号角声使人啧啧称奇。觉囊“梵音古乐”所有的乐器,都由民间手工作坊匠师制作,他们经一代又一代规范的传承、传习,许多名师制作的乐器可谓价值连城。

觉囊“梵音古乐”的展演者在展现时是自然清净的,完全不造作地依托唱颂、乐器、乐舞等艺术情势表现心灵的智慧与慈悲。觉囊“梵音古乐”艺术地表达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教精神,它让听者把心沉寂下来,去体验和感悟这1发酵了千年的佛教天籁之音。在梵音古乐曲目中,大套曲中有中套曲,中套曲中有小套曲,可谓是“套中有套,曲中有曲”,曲套连环,丰富多彩。

觉囊“梵音古乐”展现时,乐僧们身着红色袈裟,头戴藏传佛教觉囊派红帽和法帽,手持藏传佛教觉囊派特有的法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特别大小不同的金刚法号演奏声音异常低沉、浑厚有力,与打击乐器和僧人唱诵的声音交响和鸣,展现心灵的妙乐境相,把听众带入了一个通天彻地、天人合一的境地。觉囊“梵音古乐”中使用的各种“文物式”的乐器,是中壤塘觉囊藏哇寺世代传承、使用的珍贵法器,因此藏哇寺被认为是藏传佛教古乐器的博物馆。金刚唢呐演奏

艺术情势绝唱雪域觉囊“梵音古乐”以口传心授和手抄曲谱传世,是“乐歌舞”的综合表演艺术情势,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原生态佛教音乐,目前仅完全传承的曲目就有多首孤本,极为罕见。

觉囊“梵音古乐”幸存至今,并以其大量的曲目、古老的乐器和自成体系的记谱方法,延续着中国藏传佛教音乐的文脉和法脉。

沐浴佛恩

从壤塘县觉囊文化保护工作获得的成绩可以看到,藏传佛教传统觉囊文化已开始得到了科学、有效的保护、继承、宏扬和巡回展现,焕发出了从未有过的生命活力和艺术魅力。我们期盼,觉囊“梵音古乐”活态传承更上一层楼,响彻妙高峰,声闻三千界,庄严中华土,利乐有缘人。









































白癜风能根治好吗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qywh/15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