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秦晓荷,女,农民,初中文化程度,甘肃永昌人,自幼喜欢文学,喜读书,爱涂鸦、常做文学梦。
编者按:晓荷的文笔是稚嫩的,但是,她的思想是鲜活的,灵魂是清醒的,创作欲望是强烈的。作为一个农村妇女,实属难能又可贵。刊发此稿,鼓励她亦步亦趋地努力前行。
别样的自己
秦晓荷
她是个其貌不扬,普通而简单的人,甚至有些简陋。
她喜欢休闲服、牛仔裤、平底鞋。
她去逛商场时,那些平日见到顾客就会笑脸相迎的商家,只是机械的抬起头漫不经心的扫她一眼,然后继续聊天斗地主。凭她们多年的经验判断,她,只是在商场里过过眼瘾罢了,而不是真心要买东西的。刚开始,对于商家的势利,她确实有些气愤,后来,便想通了。因为她的那身行头实在是不敢恭维呀,确实有点太随意了,随意的让人一看就会觉得她只能买的起那些便宜的地摊货,至于商场里的那些有牌子的东西恐怕连五分之一的钱都拿不出来吧!她的日子是简单的,她对吃讲究,她不愿意以时间紧张为理由,让家人吃那些速食品,也不会为了给嘴巴解馋而花几百块钱去餐馆吃饭。平素里,她都会买新鲜的食材自己做,她的厨艺极好。小孩子大多喜欢到外面吃饭,而她的儿子却不怎么愿意到外面吃饭。因为,她儿子觉得家里的饭菜比菜馆里的要好吃的多。
她在别人眼里是平凡的,甚至是平庸的,日子是拮据的,辛苦的,没什么意思的。可是,她却自己的日子简单又快乐。
她的闺蜜常对她说:“你的日子好乏味呀!一点情趣都没有,你简直就不像个女人。作为一个女人,你每天辛苦挣钱,却不怎么会花钱,到老了不后悔么?”
“我为什么要像个女人,我本身就是女人么,再说我有什么可后悔的。”
她确实不是个精致的女人,甚至有些粗糙。因为没有太多物质的欲望,所以也没有那么多的患得患失。
在别人三五成群的相约着去唱KTV,抑或在张长李短闲聊消磨时间时,她会背唐诗、读宋词,心情不好时,和曹孟德干一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也会学李白与月对饮:“举杯遥明月,对影成三人”。有时还会陪易安寻愁觅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次第怎一个愁子了得。”她尤其喜欢秋瑾的那句:“身未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少年时,她也曾有过崇高的理想。只可惜造化弄人,最终她也只能是屈服于宿命——画地为牢,在平庸的琐事和柴米油盐里蹉跎岁月。她也曾不甘过、纠结过、挣扎过,讽刺的是在经历了‘三过’之后却得到了两个字‘无果’。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她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从浑身长刺怨天尤人的愤青,变成了现在这样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人。
她是固执的,保守的,甚至是落后的,居然把衣服的作用定格在‘遮羞御寒’这四个字上。
在别人为那些小鲜肉演的爱情剧哭得稀里哗啦时,她却和儿子在看《猫和老鼠》或《彼得兔》,在看到好笑的地方,她会不顾形象的和儿子哈哈大笑,这时她的老公就会很恼火的说:“我说家长你能不能笑的稍微矜持一点,你这样笑会吓到别人的”。这时候她会满不在乎的说:“吓到别人不要紧,只要不吓到你就行”。然后继续大笑,这时候老公会气呼呼的去卧室,耳不闻为静。
她的性子直、说话很二,就像那个《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口无遮拦的小孩,常常在别人聊得其乐融融时,突然大煞风景的来一句:“可是他什么都没穿啊。”当然,她也有伤心难过的时候,每当伤心时她就会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拿出纸和笔把情绪发泄在纸上。因为她不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别人,文字是她倾诉的唯一途径。她或多或少的有些孤僻抑或是有点小清高吧!她宁愿用文字倾诉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在别人眼里她或许有些另类吧!
她的人生观点是:人要役物而不是役于物。人生苦短,如果在有限的生命里,大部分时间都被物质所奴役的话,那岂不是得不偿失吗?呵呵,那个“她”就是我自己了,这是丙申年腊月生日时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耶,这样的生日礼物是不是很别样呢?
推荐人:陈玉福
陈玉福
◇本平台作品由著名1号作家、金牌编剧陈玉福先生推荐。◇陈玉福: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作代会代表;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优秀电视剧原创剧本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