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人類在繁衍、生息、勞作和創造的過程中,對自然、世界及人類自身的知識認知,並由此生成的創造成就、言行習俗、禮儀範式、意識觀念、精神情緒、審美判定、價值取向和思想智慧。
全人類社會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以及一個人,對人類知識的綜合認知,也即人類知識在人類認知中的綜合呈現;人們從各種渠道得到的知識積累而生成的知識認知,決定著人們的人文素養和智慧層次。
人類文化的發端,皆是從本能的感性認知起始;在賴以生存的大自然面前,早期人類於惶恐的自然崇拜中創造了模仿、辟邪、祭祀、神話、戲劇、音樂、舞蹈及其它原始藝術和原始宗教等為基礎的感性文化。
當人類在生存發展的歷程中飽經磨難和挫折後,逐漸意識到大自然的無窮力量,即是它永無停歇的運行規律,人類無可抗拒,唯有遵循它的法則,才可得以相對的安居樂業。於是,率先發現自然規律、承認自然規律、探尋自然規律並運用自然規律的精英人類,便率先踏上了理性文化的前行之路。
人類精英在帶領人類謀求生存發展的進程中萌生的記事、計算、嘗試、語言、觀察、研究和思考等行為,即是人類理性文化的開端。理性文化終為人類帶來了哲學、美學、科學和社會學,人們開始運用力求與自然規律吻合的嚴密的邏輯思辨來解決人類生存與發展的一切難題。
當理性文化逐漸成熟,並不斷將感性文化所隱藏的理性真理挖掘出來運用到創造人類文明的各種領域時,人類文化便有了質的變化。感性文化融入或轉化到以自然規律中的邏輯關係來對自然規律進行認知思辨並運用自然力量的理性文化時,人類的文明纔真正開始。
而人類文化自生成以來延續和發展到科學技術已不容社會封閉的今天,人類文明的進化差異卻仍然存在鮮明的兩極分化。一面是以理性文化包容并解析感性文化的文明社會,一面卻是利用原始野蠻的感性文化阻撓人類文明進程的蒙昧社會。
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化”,指的是人們能在以全世界共通的人文啓蒙為開端的學習中汲取、掌握了豐富的世界通識並融匯貫通後,從所獲得的對事物的自主認知能力生成的對知識的認知。一個人由世界通識生成的知識認知,即是他(她)以普世人文價值鮮明辨別世界善惡的文化意識,這使他(她)擁有創造性的獨立思維,并成長出不被任何愚蠻低俗侵蝕心靈的獨立人格。
世界通識,也就是人類共通共享共用的人類、社會、國家、民族、世界、宇宙和自然的所有常識,這些常識涉及了歷史、哲學、宗教、科學、藝術等全部領域的基礎知識。人們從其中陶冶出的自主思辨的認知智慧,也就是超越了國家、民族和個人的人類良知。人類良知即是愛生命、愛人類以及愛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而一切反人性、反人類、反世界及反自然的言行和勢力,都是人類良知的敵人。擁有人類良知的人,纔會有個人的尊嚴,纔會得到世人的尊重和珍愛。
一個“有文化”的人,即是從人類知識獲得人類良知的人;人類知識與人類良知構成了他(她)的文化意識體系,這文化意識體系又生出他(她)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宇宙觀;這三觀即是他(她)的生命信念,指引著或決定著他(她)的政治觀、經濟觀、歷史觀、科學觀、審美觀和藝術觀。
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其社會的文化環境能讓民眾從全人類共通、共用和共享的世界通識中獲得人類良知,這個國家就是偉大的國家,這個民族就是優秀的民族。
摘自_《知識的碎片》之《淺顯的概念》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