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县城西郊,凤岭山脚下。
拉卜楞寺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自年创建至今,在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经历了历代寺主嘉木样活佛和广大僧俗教民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包括显、密二宗的闻思、续部下、续部上、医学、时论及喜金刚6大学院,属寺和八大教区的综合性大型寺院,在其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包括建筑、学院、法会、佛教艺术、藏经等,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高佛学学府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鼎盛时期,僧侣达到余人。
拉卜楞寺自清代康熙年间创建以来,格鲁派在安多地区迅速兴盛起来,为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在藏区近代佛教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也对安多地区的社会历史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
余年前,藏历第12个饶迥土牛年,即公元年,在宗喀巴大师创建噶丹寺周年之际,一世嘉木样协巴在桑曲河畔选定了建拉卜楞寺的吉日,是创建拉卜楞寺的标志性年代。
多年来,特别是自公元18世纪中后叶以后,拉卜楞寺逐渐发展成为安多地区重要的藏文化中心。在汉藏文化交流方面,这里完成了藏历对内地历法的吸收,培养了像格西喜饶嘉措这样的大学者,亦接纳了像李安宅、黄明信这样来大寺学习的汉地知识分子。基于在藏蒙社会的广泛影响及信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讲,“拉卜楞”似乎成了佛教文化的代名词了。
说出拉卜楞究竟指何,要视语言环境而判断,或者尾缀概念名词“宫”、“寺”、“镇”加以区分。拉卜楞寺的法名或正名则是“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译即“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这一冗长而文字化的法名,多是见于藏文史书当中,而在僧俗群众的口语中则被“拉卜楞寺”所代替了。
这是无数人心中信仰的圣地,为了心中的神灵他们不惜徒步千里,磕下长头无数;这是无数人心中神秘的天堂,为了心中的向往他们愿意追寻千里,留下游记与照片无数。这两种心态的人都把将目光汇聚于此,原因只是一种气氛,一种必然存在却无法捕捉的气氛,在它的感召下,信徒们为之疯狂,游客们为之倾倒,而拉卜楞寺就笼罩在这若有若无的气氛之下,静默而安然地度过了百年时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