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化创意产业的通用产业分类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从字面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名称包含了文化、创意、产业三个方面内容,分别代表了文化创意产业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的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年,由中宣部牵头,国家统计局、文化部、广电总局等单位联合组成的工作小组经过研究,对该分类进行了调整,正式发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此次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增加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一类,其中包括建筑设计服务(指工程勘察设计中的房屋建筑工程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和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和专业设计服务(指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多媒体设计、动漫及衍生产品设计、饰物装饰设计、美术图案设计、展台设计、模型设计和其他专业设计等服务)等内容。
文化创意产业源自传统文化产业,所有的文化创意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资源。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到新阶段的形态,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突破了部门壁垒、所有制壁垒、地域壁垒、行业壁垒而进行重组的一种新的产业形态。
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即依托自身特有的资源所发展的相关文化创意产业,简言之就是利用文化创意理念重新组织博物馆经营活动,将博物馆特有的文化资源按创意产业规律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整合、从而形成全新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并推向市场的工作。
2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信息的提炼和升级。《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新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与之相对应,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也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高融合性的特点。
高知识性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与常规的文化创意产业相比,博物馆文化创意直接来源于博物馆所掌握的独特文化资源,主要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博物馆藏品,从自然到宇宙,从夏商周到近现代,从书法绘画到音乐舞蹈,都有可能成为博物馆收藏的内容,也都有可能成为博物馆文化创意的主题,蕴含在藏品中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博物馆文化创意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在这种背景之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十分明显的高知识性特征。
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通过创意赋予商品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观念价值,进而提高商品的附加值,这种特性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也称为高增值性。相比于其他题材文化创意产业,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中这种特征更为明显。博物馆可以通过其藏品背后博大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激发创意者的灵感,产生与众不同的独特创意,使其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翘楚。
高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经济、文化、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博物馆的参与下,文化创意的融合性特点将更加突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来源于历史与艺术,又经常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关联,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延伸博物馆的文化服务功能,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3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主类型与产品
博物馆作为集收藏、研究、展示、休闲、教育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设施,其活动既包括藏品的收藏与保护、科学研究、基本陈列和部分临时展览、社会教育、环境美化等在内的以非营利性为目的的事业性活动,也包括纪念品销售、资料提供、商业性展开、定制服务、餐饮以及特别设计的盈利性项目等追求营利的产业性活动。由此可知,博物馆文化产品由公共产品和文化商品组成。由于博物馆功能的复杂性,其产业的类型和产品具有多样性,根据各博物馆的主题和资源不同在具体情况上也会有所区别。
(一)主题文化展览
(二)主题衍生产品开发
(三)主题出版物
(四)主题旅游开发
(五)主题专业教育
(六)小型商业会展和文化活动
(七)其他业务性服务
4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就总体而言,还处于探索、培育、发展的起步阶段,整体水平不高,基础比较薄弱,与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健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产业门类
(二)提升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创新水平
(三)培养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专门人才
(四)建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激励机制
(五)完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方式
结语创意与创新是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新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置身于这一时代的博物馆顺应社会要求,参与文化创意产业,着力发展博物馆相关文化创意产业,是博物馆事业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向,符合“为公众提供与博物馆藏品、展览内容相关的文化产品”的国际博物馆价值取向,也符合《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年)》确定的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方向,对于当前的中国博物馆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博物馆拥有发展创意产业的众多资源优势,这一优势可以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决定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是博物馆社会教育、文化服务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博物馆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服务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也必将成为博物馆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
来源:艺术百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