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月5日报道,人工智能在科技的角度来说可为科技金融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后台的支撑。但是在科技金融方面,到底是如何应用的呢?在月5日于厦门举行的“首届科技金融国际峰会”上,美国Abundy科技公司创始人、CEO,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机器学习与量化金融专家邹昊,介绍了中美科技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深入应用。
据雷锋网了解,邹昊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在三年内完成了电子工程博士和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以及经济学硕士等四个学位。曾任PIMCO全球投资经理和美洲投资委员会常务委员,管理政府债券、货币、期货和衍生品的全球战略投资,年入选福布斯全球0位0岁以下青年领袖榜。
图片自网络
以下是邹昊发言全文,雷锋网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中美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最大的领域还是在支付和借贷关于中美最大科技公司的统计,现在最大的科技金融行业基本上还是集中在中美两国之间,最大的两家——一个是蚂蚁金服,一个是陆金所;接下来是美国支付和借贷的公司,最大的领域还是在支付和借贷,传统金融企业的核心支柱行业里面。所以尽管中国的GDP还没有达到美国的成熟,但我们已经发觉,科技金融前两家已经在中国了。
这是为什么?我有我自己简单的见解,我跟欧美的银行高层他们交流会比较多,他们去年也有一个欧洲最大银行的董事会邀请我去帮他们做了一下分析,就是看看他们作为一个传统银行怎么在金融创新领域发挥。我们观察下来,为什么中国金融科技走得最好?
第一点,传统金融业在体量和业务上的薄弱,是在科技能力,自己核心技术上相对美国来说有一点薄弱。中国科技金融行业过去几年非常蓬勃的发展也是非常得益于非常宽松的监管环境,到目前为止,互联网科技或者是科技金融的企业他们监管的成本相对于传统金融企业来说是非常低的,但是在美国和欧洲它的监管层对科技企业限制会更加强烈,无论你是做小额贷款公司还是做什么公司,可能你的资金,你押的保证金都是一样的。但是在目前为止还是比较偏向于科技型企业。前几年出现的PP借贷事件,可能今后监管会逐渐的加强。我相信,至少在过去几年之内,大的趋势还是环境非常适合科技公司的发展。
第二点,美国因为其结构基本上偏中老年化,有钱人年龄非常大,但是在中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是在高端的人群当中,结构相对比较平衡一点,所以很多新兴的0,0岁,甚至40岁的人,包括我们现在年龄更大的一点的使用互联网的渗透率比美国要高很多。所以很方便的发展很多在网上借贷,网上支付的业务。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怎样挑战传统的银行业?支付传统金融业在过去二三十年受到的挑战,第一波最先进行的挑战是在支付方面,因为最先也是发源于美国。在美国,每个人手持一张信用卡,但是通过一些手段在成本和效率上也成功地挑战了一些美国的传统的公司。像中国的支付宝和白癜风哪里权威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