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控制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98022.html
本文导读:
景观设计首先要根植于自然这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在不断发现自然的奇妙和生命法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造出有益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文化景观。自然不是文化的一部分。简言之,自然可以没有人类,而人类只能从属于自然。一定空间范围内和一定强度上限制文化对自然的侵略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理念。如今这种行业内外逢人必谈文化,文化无限扩大,快速延伸的现象真的值得我们警惕!
在城市生活的时间长了,总会有一种被束缚的感觉。去那些荒无人烟的地方走走似乎是为了一种解脱。人的一生总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去发现,去探寻,去思考这个世界与我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关联?希望通过观察和思考帮助我们找到支撑自己内心的力量。也许这就是荒野之于我们的意义。荒野中珍藏着生命的秘密、自由的秩序和通向未来的启示,那都是值得我们去探寻的东西。
我们首先来思考一下,为什么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医学奖等等奖项都是给有所发现而不是给有所发明创造的科学家设置的?因为不断的发现是人类进步的标志。这些发现源自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此相对,我们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很渺小的。哥白尼、瓦特、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都是伟大的发现者。有了他们的发现,我们才有了计算机、电话、房子、汽车这样的发明创造。
景观设计首先要根植于自然这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在不断发现自然的奇妙和生命法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造出有益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相对于“自然景观”而存在的概念;本质上就是经过人为干预的景观。而自然景观是没有经过人为干预的景观。如果把文化景观凌驾于自然景观之上,或者以什么泛文化景观来统领一切都是人定胜天的表现。自然不是文化的一部分。简言之,自然可以没有人类,而人类只能从属于自然。
月亮湾湿地公园-EASTDesgin作品李建伟摄
在景观里文化属于人类活动空间的范畴!这个空间范围的概念很重要。如果什么都是文化,那就没有了荒野,没有了自然了!我们要知道在很多时候,文化对自然的侵略性很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和一定强度上限制文化对自然的侵略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理念。如今这种行业内外逢人必谈文化,文化无限扩大,快速延伸的现象真的值得我们警惕!
我们应该清楚地界定文化和自然的空间范围。文化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和制衡。自然不是文化,更不能拿什么“文化景观覆盖自然”这样的概念来统领自然。阻止文化对自然的入侵才能拯救地球上岌岌可危的荒野。
月亮湾湿地公园-EASTDesgin作品李建伟摄
景观学的研究和实践需要努力探寻自然的奥秘和景观的构成规律以及生命的发生发展与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些方面的发现将为我们的设计创作提供最可靠、最坚实的支撑。荒野为我们认识自然提供了最直观、最完整的样板。无论文化景观如何发展,我们都离不开荒野这个纯自然的参照系和创作源泉。
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存在着空间和强度上的差别。管控好对自然的干预是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要求。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自然被人化不可避免,但强度需要得到控制,从城市的集中区到边缘乡村,人为干预的强度逐渐减弱;受到保护的范围要逐渐增强。荒野保护地要尽可能少有人为干预。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对的,也有错的。我们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的文化景观:尽管文化是我们所需要的,但不是那些动植物所需要的。生态的好与不好,并不能只以人的喜好来衡量,我们一方面要划出荒野保护地,另一方面在人的生活空间范围内,做好我们的生态,不要打着文化的旗号肆意妄为,更不要用一些低俗的文化污染了我们的国土,迷惑了我们的眼睛,愚弄了下一代!
北京大学校园景观李建伟摄
(除署名外,均为网图,侵删)
这一刻
是探索美好设计人生新可能的开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