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信息
/展期/
.3.27-.4.20/地点/
粟上海·愚园
(愚园路弄48号2楼)/开幕时间/
.3.:00pm/主办/
刘海粟美术馆CREATER创邑/协办/
粟上海社趣更馨艺术社区/特别支持/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
/媒体支持/心声Mind刺鸟栖息地郁今香漫游青年GoLocalWEable青年创新Upbeing无奇不游
/“粟上海·愚园”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10:00—18:00
最后入场时间17:00法定假日除外
#展览介绍
我们在探索艺术与社区的链接,让艺术服务于人和社区,提升幸福感,共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从去年九月开始,刘海粟美术馆与艺术家王忠升一同开展了8次系列原创的共享疗愈艺术工作坊,32个小时、+作品和余位参与者。从心理学和精神健康的不同角度出发,譬如情绪、人格和潜意识等等为大家带来创作源泉。这里的每一件艺术作品都蕴含着创作者的真实情感,这份情感与这个社区、这座城市甚至整个国家息息相关。这正是共享疗愈艺术所主张的方向,看似这一理论基础是来自于遥远的欧美,但对于我们这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度并不陌生,本次展览名称“众”出自《孟子·梁惠王下》里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个典故仿佛跨越了时空,具有穿透力地诠释了共享疗愈艺术的魅力。
??都是艺术家不是我们的?的,我们的?的是希望通过艺术,体验??都是??所在社区的共建者,可以?起来共创身?舒适的?活环境。当集体共同在?由的空间?即兴创作时,通过具有张?的艺术?式释放创意的能量和灵感的惊喜,?起享受这个美妙的过程。共创作品
所以这不同于?前其他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不是征集?来,不是某位艺术家创作的具有疗愈性质的作品,这就是所有参与者制作完成的作品。每个?都是主创者,这个展览也属于每?个?。虽然?家都不是专业??,但?家积极分?,发挥各?特?和潜能,?艺术为社区赋能。
来看看大家的面具??
我们一边实践一边试图解惑,艺术如何实现共享?艺术真的有疗愈功效吗?艺术的边界是什么?……借由共享疗愈艺术阶段性成果展览,希望能给大家打开一些思考的空间,给社区创造更多与艺术发生关系的可能性。同期,我们的社区共建好伙伴一帐Camplus在粟上海愚园馆外的绿地组织了城市营地活动,大家在观展之余还可以与这个春天尽情地约一次会*本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意大利艺术治疗专家LauraTonani教授也作为学术顾问督导了项目的进展。
◇◇◇
共同创作者曹珮婕、曹叶薇、陈佳雯、陈恺、陈晓涵、陈欣茹、陈鑫培、陈毓、戴明、Elisa、冯君耀、Gucao、古天心、郭饼干、何玲、何圣菊、?勇、HT、金银淑、李芸菲、李昭慧、刘冰鲤、刘星、刘亚婷、陆素兰、陆逸、毛娟、毛毛、毛文杰、Miranda、尼卡、潘瑜婧、任立旺、任轶昕、史力奇、施晓磊、孙樱桃、孙彤雯、唐婕、王菲、王?、王乐、王慎、王圣格、王忠升、尉桓瑞、吴克群、筱茗、喜多卉、Xinyi、辛宪云、熊琦、徐妙君、严晓旻、杨麟、杨小茜、杨卓尔、晏木、叶蕾、叶佩林、叶子、Yifei、俞婷、俞悦、袁豪、袁芊裕、曾天凤、张华颖、张霖、张雯、张素芳、张新君、张学林、赵旦妮、赵小宝、周卉男、周梦捷、周圣淋等......(不完全统计,姓名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展览团队出品人:阮竣
策划:赵姝萍王忠升
项目统筹:朱慧勤刘璐刘星
展陈设计:CUUNION
粟上海志愿者团队
项目执行:曹珮婕
公共关系:张素芳
活动执行:张新芸倪玲玲
公益协助:曾天凤
平面设计:杨小茜林玥
空间设计:李琪然
导览专员:黄烁镭
编辑:陈鑫培
视频:曹叶薇李媛媛
摄影:叶子叶蕾
音频:陈毓
翻译:王慎叶佩林
校对:Yifei
特别鸣谢
一账Camplus
芬缘FUMARE
参与此项目的所有艺术家社工及志愿者们
观展小贴士??
/开放时间/
9:00AM-17:00PM
(每周二至周日,16:00PM开始停止入场)※实行限流措施。馆内瞬时接待量不超过人请观众们合理安排参观时间,避免集中入馆。
/地址/
刘海粟美术馆
(延安西路9号)/目前开放展览/
静观万象——郑文山水画展(本馆1号展厅)“许东生——寓意与冲击”展(本馆2号展厅)印说海粟——刘海粟用印研究展(本馆5号展厅)文字证源——刘海粟书法研究展
(本馆6号展厅)来源:刘海粟美术馆(ID:gh_b0a0bf0b4f0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