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背后的国际标准第1篇中文Chi

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其中,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年9月,习近平致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国际标准是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文化自信的实现也同样需要标准技术支撑。最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域可以概括为“四中”,即中文、中医药、中国武术和中餐。

笔者将通过4篇文章连载的方式与大家共同探究“四中”背后的国际标准。

第一篇:中文(Chinese)

年5月,华语女子团体S.H.E发布了一首嘻哈风格的快歌,歌名是《中国话》。其中最经典的歌词是: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学好中国话,就不得不提到汉语拼音。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普通话的国家规范。

汉语拼音也成为了中国初等教育的内容,每一个学生都应学习和掌握,通过汉语拼音来给汉字注音,提高了汉字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文化和科学技术。此外,在电报拼音化、视觉通信、文献编目、排序检索、人力资源管理中,汉语拼音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受到普遍欢迎。从此,汉语拼音成为我国语言生活中的国家规范。

年,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汉语拼音不仅在国内语言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对国际范围内的语言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需要从国家规范提升为国际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派周有光出席在华沙举行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信息与文献技术委员会(ISO/TC46)第18届会议,提出把《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国际标准的建议。

此后,《ISO文献工作——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于年在南京召开的ISO/TC46第19届会议上正式通过。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联等大多数国家投了赞成票,英国弃权,由于技术上的原因,美国投了反对票。自此,汉语拼音从中国的国家规范成为国际标准。年,在巴黎召开的ISO/TC46第24届会议对“ISO”进行了技术上的修订,成为《ISO信息与文献——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简称ISO()。然而,ISO()在最初制定时,并没有考虑信息时代对汉语拼音提出的这些新要求。因此,为了满足信息时代国内外对汉语拼音实际应用的迫切需要,有必要对ISO()进行大幅度修订。年6月,ISO/TC46第42届全会在北京召开,冯志伟作为我国代表在大会专题报告会上,用英语做了题为《ISO国际标准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的报告,用生动的实例说明了在数字化、智能化环境下,汉语拼音在人机交互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会后,经过修订的国际标准草案正式提交给ISO/TC46秘书处,并被分发给ISO/TC46的各成员国进行委员会内部投票。据ISO/TC46秘书处公布的投票结果:委员会中没有弃权的19个国家(保加利亚、加拿大、中国、克罗地亚、丹麦、爱沙尼亚、法国、德国、伊朗、意大利、日本、韩国、拉脱维亚、挪威、俄罗斯、泰国、乌克兰、英国、美国)都投了赞成票,获得全票通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年投反对票的美国和投弃权票的英国,现在都改变了立场,投了赞成票。这说明ISO在世界上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至此,ISO()的修订工作进入出版阶段,新的修订稿叫作ISO:,并于年12月15日在日内瓦正式出版了英文版。这个新国际标准的出版有助于在数字化、智能化环境下提高文献自动化工作水平,使汉语拼音在国际文献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汉语拼音走向世界。

与中文相关的国际标准是ISO:《信息与文献——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信息与文献技术委员会(ISO/TC46)技术归口。该国际标准发布于年12月15,其英文版本标准共19页。

国际标准化组织信息与文献技术委员会(ISO/TC46)目前由法国担任秘书国,成员包括73个国家(其中积极成员国家40个、观察员国家33个),截止到年11月已发布国际标准项,在研国际标准22项。

国际标准化组织信息与文献技术委员会(ISO/TC46)链接如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js/13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