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全面了北京高考6选3究竟如何选,这篇

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av0fga6/
文/图赵颖彦曹阳在延长了高考时间一个月后,北京新高考首批考生今日踏入考场“应战”。作为新高考“试水者”,9日、10日两天,考生们将进行“6选3”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可以说,这是年新高考改革中的“重头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给予更多选择权。学生如何进行“6选3”?在选择中呈现什么特点?会遇到哪些困难?今后,学生、学校、家长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准备?在走访北京六区7个中学发现,理科“老三样”组合选择的考生人数最多,将近1/3。新国人教育创始人许建琦认为,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选科、选考将与未来的大学专业和职业规划联系越发密切,提早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将成为必要。学而思网校高考研究专家王宏斌表示,对于学生的选科,建议学生基于三点去考虑,即学生的学科兴趣、学科成绩优势和未来理想的大学专业要求综合去考虑。“6选3”共有20种报考选择今天,首批新高考学生“应考”。考试时间从过去的三天变为四天,考试科目打破文、理界限。除了语、数、外,在9日、10日两天,考生们要进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考生在6门中选择3门作为考试科目,成绩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等级性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方式的通知》要求进行折算,分为5等21级。如此一来,高考“6选3”将形成20种选择方式,每种方式选择的学生占比以及成绩高低决定了最后的赋分。“理化生”组合占考生数1/3虽然是第一年试水,且所选科目的选择性更大,学生究竟如何合理选科成为是否在考试中胜出的关键。调研北京六个区的7所中学发现,几乎每种组合都有学生选。北京丰台二中的应届毕业生共名,20种组合里该校学生选了19种;北京中学的毕业生选择了17种组合,物生政、化生政、化地政这三种组合方式无人选择;北京中学教育集团、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五中则是20种组合都有学生选择。虽然选择性多元,但学生们的选择仍有偏移,传统“理化生”成为最受青睐组合。据北京中学教育集团教学副校长潘忠泉介绍,该校75%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理化,理化生比例最高,达到30-35%;北京五中教育集团课程处副主任李翥表示,被选择最多的理化生占到所有学生的1/3左右;北京丰台二中校长助理、课程中心主任马磊介绍,该校选择物化生的考生78人,占到总人数31%,其次是物化地考生31人,占12%;北京中学教学副校长周端焱表示,该校选择理化生组合的考生占19.12%;同样,北京九中教学副校长张小萌表示,该校选择科目物化生的比例仍为最大。为啥文理分科取消后学生仍偏爱“传统”?北京14中教学副校长刘杰坦言,在6科选考科目中,理化生仍是众多学生选择的焦点,且重合率较高。在14中应届毕业生中,选择理化生组合的学生占比为32%。“这说明在以往文理分科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被迫绑定在理化生三个科目上,新高考的方案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和选择的空间。”据王宏斌分析,客观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和高校招生专业中,理工农医类专业占大部分,这些都要求学生选考物理专业,或物理+化学专业,甚至部分学校的一些财经类专业也是要求学生选考物理的,用学生家长常见的理解就是“选物理在未来高考后报志愿可以选择的面大,超过90%的专业都可以报”,外加北京地区的教育水平在全国属于前列的,同时高中生涯规划在全国也是发展比较早,学生和家长在政策上的理解和认知比较理性和全面。从考试得分角度来说,王宏斌认为,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考试上,其答案的客观性要比文科科目要强,也就是说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为了保持自己成绩的优势,往往倾向于选择这类科目。物理学科因覆盖专业多成为“必选项”调研中,除了发现传统“文综”“理综”是选择重头之外,从学科分析,也有很多共同点。北京14中学生在科目选科上,物理占72%,化学占62%,生物占60%,地理占46%,政治占40%,历史占38%;丰台二中名毕业生中,其中选择物理的学生达到人,其次是化学人,选择最少的学科是历史75人;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届与届两届学生选考时,物理学科选择的人数均是最多的。不难发现,物理学科成为不少考生的“必选项”。北京五中教育集团课程处副主任李翥分析,呈现这样的选择,是因为物理可以覆盖很多大学及专业,故选择人数较多。认知不足的学生面对选择“很懵”北京丰台二中校长助理、课程中心主任马磊认为,“6选3”给了学生更多选择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如何选择的难题。高中学科成绩所反映的兴趣和能力与大学专业存在很大相关性,大学专业又与将来从事的职业具有较强相关性。在他看来,由于选考要从高一就开始,而这个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对兴趣、特长,还是对专业和职业都没有系统、清晰的认识。民大附中执行校长唐洪波对此亦有同感。他认为,学生在选科时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不了解自己的兴趣,不了解大学的专业,不了解将来的就业选择。排课走班给学校带来新挑战除了学生对如何选择呈现纠结之外,20种选法的考试组合,给学校的排课走班也带来了挑战。民大附中按照选课结果,既要考虑学生的选科要求,又要能因材施教,最终教学班达到50余个。“学校能提供的走班教室只有7间,这给排课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执行校长唐洪波直言,由于上课地点不固定,所以学生在教学班里没有班级归属感,也增加了任课教师管理班级的难度。选科造成学科班级不平衡也是新挑战之一。据北京14中教学副校长刘杰介绍,对学生定选后的数据进行整理发现,20种组合都有学生选择,其中有的组合只有2个学生。在这类情况下,为了满足每一个学生开课的需求,学校决定采取大走班的方式,同时在走班过程中尽量做到分层。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更了解自己针对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没有清晰认识这一问题,不少学校将加大对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比重。自年起,丰台二中就全面开展生涯规划教育。除了开设专门的生涯规划课程之外,还组织了大量的生涯规划活动,例如:生涯夏令营,引导学生探索自我;“走进大学”活动,促进学生了解大学和专业;“走进企业”活动,让学生对职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大咖面对面”活动,通过与行业佼佼者的对话,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视野。北京中学教育集团,则将职业规划指导课程立体化。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学科学业基础、专业发展性向及大学招生要求,开发“人生生涯规划”“职业生涯体验”“高中三年学业规划”为主要内容的系统、立体式职业生涯课程。其中,“人生生涯规划”包括感知生涯、探索自我、描绘蓝图、生涯决策、初始创业教育、修炼品质修养等六个环节;“职业生涯体验”包括知道高校类型、了解专业选择、明了升学途径、提升职业素养、实践职业体验、优秀校友进校传经等六个环节。同样,北京中学也全面开展生涯规划教育,除专职教师的生涯规划课之外,更多是组织了大量生涯规划活动,比如“梦创家”创造设计活动、职业体验行知项目、生涯规划夏令营等。在一系列活动中,增加学生对职业、对自我、对未来的认识和思考。“定二选一“方式固定走班稳定性由于走班上课形式,很多学生感觉班级凝聚力不强,故不少学校做出了新探索。北京五中教育集团课程处副主任李翥介绍,学校在排课时,将行政班上课的语文、数学、英语和需要走班的“6选3”学科分成两部分时间段排课,使学生需要走班的时间段相对集中。“6选3”学科分班时,结合选科学生人数、学科教师人数、学生该学科的学业水平等因素进行统筹安排,实现“一人一课表”。同时,在每个教室安装电子班牌,走班上课的学生通过刷卡即可查看个人课表及进行考勤。由于走班学科的分班会随着每次大考进行调整,所以学生或授课教师的变更是影响走班教学效果的一大因素,不便于教师更加深入和精准地了解及指导学生。针对这种情况,北京五中到了高三,为了最大程度保持学生和教师的稳定性,将走班学生和教师固定下来,不再根据考试情况调整。据李翥介绍,在新高一进行“6选3”时,将采用“定二走一”的方式,更大程度地保持了师生的稳定性。中学则是采用行政班和走班相结合进行教学安排,引进智能选排课系统等,进行智慧校园建设、进行师资储备、挖掘潜力进行校舍改造;为了解决学生归属感减弱的问题,14中采取给学生配导师、尽量固定教学班等方式,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fz/17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