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文化创意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的聚集区,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园区化、规模化的表现形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创意设计、产业孵化、研发创新为核心,吸引相关文科创企业在区域内集聚,逐步形成了集科技创新、创意研发、人才培训、展览交易、文化交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性的多元化社区,为文化创意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创业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分布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鼓励下,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在此过程中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目前,我国已形成包括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环渤海文化创意产业区、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滇海文化创意产业区、川陕文化创意产业区和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在内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主要以上海为核心,加以辐射苏州、南京、杭州等城市,各地区彼此关联,协作与竞争并举。随着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上海周边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包括苏州、南京、杭州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也纷纷发展起来。苏州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创意产业生产基地,是上海创意产业链的延伸;南京和杭州则聚集了一批以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策划、动漫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环渤海文化创意产业区主要以北京、天津、大连等区域为核心,这些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经呈规模化发展,多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成为某一类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标志性园区。上述区域中,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最为迅速且具有代表性。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以文艺演出、广播影视、文艺动漫、时装设计等为主。
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主要以广州、深圳等区域为核心,以广州和深圳为主的新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在近几年快速崛起,广州和深圳成为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城市。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经济支柱产业,在其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区从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以昆明、丽江和三亚为代表的滇海文化创意产业区,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代表川陕文化创意产业区和以武汉、长沙为代表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迅速崛起,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区遍地开花、蓬勃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趋势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两者成为行业发展新动能的双引擎。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入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了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满足发展需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服务内涵也不断拓展完善,不断向智慧型园区转型升级,由国内区域集聚向国际协同发展。
1、服务内涵不断拓展完善。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链和运营模式的不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营除收取租金和配套物业服务费外,将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产品孵化、展示推广、技术服务、人才培训、投融资、政策及法律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有助于拓展园区服务内涵,为园区长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未来,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将成为决定园区有效运行与发展的关键。
2、向智慧型园区转型升级。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创新与发展,着眼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高效运行、放眼于不同产业园之间的合作协同的智慧园区逐渐成为行业热点。智慧园区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对园区进行全面升级,通过检测、分析、集成和智慧响应等方式全面集成运用园区内外资源,能够增强园区之间信息交流,整合园区资源信息,促进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实现智慧化,提升园区产业价值链,实现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
3、由国内区域集聚向国内外协同发展。围绕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建设发展规划,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因地制宜,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共享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发展的格局。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逐渐由国内集聚向国际协同发展,一些文化企业开始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和园区探讨在海外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国际合作园区也将不断出现,促进不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良性互动。
来源
中商情报网
编辑阿杜审校
阿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