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特·史蒂芬斯(BretStephens)在《华尔街日报》专栏写道,唯独西方社会缺乏“文明自信”。丹尼尔·拉里森(DanielLarison)在《美国保守派》杂志(theAmericanConservative)回应道:“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对‘西方世界’有狭隘的认识,认为‘西方世界’出于当代政治原因,排斥实际与它们有共同思想和宗教渊源的国家。”
拉里森说得没错,自由派并不认可“西方文化”。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从法国到荷兰的民粹主义运动浪潮冲击着欧洲保守党当权派。受自由党人歌颂的“西方世界”正遭到俄罗斯扩张主义的威胁。但是,我们精英阶级所说的“西方价值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性别意识形态?多元文化?世俗主义?意识形态的和强制性的开放边界?和平主义?诽谤以色列?优生学?女权主义?文化伪善?
法国最有西方人特质的总统竞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Macron)是亲欧精英的模范。他公开反对法国殖民主义,呼吁为欧洲开放更多的边界。《衰落中的法国》(DecayingFrance)作者玛利亚·索莱尔·萨特(MaliaSorel-Sutter)在法国《费加罗报》的采访中解释了马克龙和他的对手弗朗索瓦·菲永(FrancoisFillon)之间的差异:“对于其中一位来说,法国文化并不存在;对于另一位而言,法国文化是推动法国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
想一想保守党领袖查尔斯·默里(CharlesMurray)最近的遭遇吧。他差点被开放自由的美国明德学院(collegeofMiddlebury)处以死刑。对于这些自由派人士来说,“西方文化”意味着要严禁保守派哲学家站上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佛蒙特州的讲台。
对于这些自由派人士来说,“西方文化”意味着挪威移民大臣丽思泰于(SylviListhaug)会因为戴十字架遭受猛烈抨击。
对于自由派人士来说,特朗普取消对支持堕胎的美国计划生育协会(PlannedParenthood)的资助是对“西方文化”的打击。
对于这些自由派人士来说,美国最高法院拒绝审理跨性别厕所案件就是给”西方文化“造成了威胁。
在我看来,特朗普总统首席战略顾问史蒂夫·班农(SteveBannon)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以及伊斯兰教对犹太教和基督教文明的威胁的看法比《纽约时报》社论版或伦敦大学学生的意识形态好得多,伦敦大学的学生不久前要求课程撤掉有关柏拉图和康德的内容,理由是因为那些代表着“殖民主义”。
对我而言,“西方文明”意味着歌德的著作、意大利诗人莱奥帕尔迪(Leopardi)的诗歌、巴赫的合唱曲、法国大修道院、西斯廷教堂以及俄国小说家索尔仁尼琴(AleksandrSolzhenitsyn)的《古格拉群岛》(TheGulagArchipelago)。
对于这些幼稚的自由派来说,“西方文化”是一幅夸张的讽刺画,需要通过发出警告、安置在安全空间来保护它。难怪欧洲和西方在今天不受人尊敬。
作者:GiulioMeott
编译:Cia_RA
编辑:刘秀红
来源:以色列国家新闻网
翻吧·与你一起学翻译tips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