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籍来源:搜狐网络
转载请与作者联系授权
排版编辑:昆虫美味(bcy)
昆虫作为人类食物吃的历史源远流长,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食用昆虫的习惯。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可食用昆虫11目54科种。
中国“食用昆虫”的记载最早见于多年前的《周礼·天官》和《礼记·内则》。当时记载“蚁子酱、蝉和蜂”三种昆虫作为贡品贡奉给皇族和达官贵人。而晋崔豹在《古今注》中记载了食用蜉蝣。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中对胡蜂的采集和烹饪方法都有详细记载,温庭筠在《乾子》中有食用椿象的记载。到了元朝,《食用本草》也有食用蚕蛹的记载。
现代可食用昆虫的开发始于德国,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粮食不足,德国研究人员试图用昆虫来生产食品。此后的许多研究和资料则来自于饲用昆虫和药用昆虫的研究。60年代,Calvert等分析了家蝇蛹的营养成分,探讨了作为饲料的可能性;近年来,将昆虫作为食品和食品加工用原料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重视。美国年创办了《TheFoodInsectsNewsletter》,进行昆虫食用的宣传和技术交流;日本出版了食用昆虫书籍《世界の食用昆虫》;据不完全统计,从年到年出版的食用昆虫书籍达八本之多,许多研究者对家蝇、家蟀、黄粉虫的饲养利用作了一定的研究;蚂蚁的食用和药用在中国有大量的报道和介绍,蜜蜂的幼虫和蛹也是一种很常用的食用材料,周瑞华等曾评价蜜蜂幼虫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张映玉评价了蚕蛹复合氨基酸的营养价值;桑蚕蛹、柞蚕蛹、蝗虫和蜜蜂蛹作为食品和食品原料已有工业化生产。
在中国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现依然保持着食用昆虫的习俗,云南经常可以吃到蜂蛹、蜂幼虫、蚕蛹、竹虫、柴虫、蚂蚁、蝽象、棕虫、虫草、蛐蛐、牛屎虫等昆虫食品。那里有一种叫酸蚂蚁的,体躯很大,傣族人用细网兜住蚁巢,成蚁负蛋而出,却过不了网兜,只得留下蚁蛋来。蚁蛋拌鸡蛋炒,味道极美。基诺族人也喜欢吃蚁蛋,有种群居树上的大蚂蚁,它们的巢象一个大包似的挂在树上,常会掏到一面盆的蚁蛋,这些蚁蛋大的似豆子,小的如罂粟籽,用醋拌后吃在嘴里“啪啪”作响,别有一番滋味。在西双版纳一带的大蛐蛐长达40~50mm,有长的象拇指那样粗,肉肥,食用时先把翅膀、腿、内脏、洗净入锅稍煮、捞出、沥干,与一种叫“勐乃林”的豆子一起剁碎、混入牛撒贲(即牛苦胆)、即成蛐蛐酱,傣话叫做“萨达贡”。食时加葱、蒜、芜荽、盐、以生白菜、空心菜蘸吃,其味酸、苦、辣、清凉、清脆、十分可口,食后顿有清爽、提神之感。天津有“烙饼卷蚂蚱”的吃法,是将干的蝗虫肚子用烙饼卷着吃;山东日照一向喜欢以蝎子招待客人;在广东的酒店昆虫菜肴名目繁多,昆虫美食已经成为眼下的饮食时尚。
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功能性食品,而昆虫食品正是典型的功能性食品,昆虫生物量超过其它生物总量的10倍之多,是一项潜力巨大的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昆虫虫体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微量元素丰富等特点,并且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昆虫血液中所含的游离氨基酸量是人体血液的数十倍,种类达20种左右,尤其以赖氨酸最为丰富。
利用昆虫生产新型的营养保健食品、药品,已经展现出了广泛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中国河北、山东等地,现已建立大批上百亩大规模的蝗虫养殖基地,形成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带农户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引来大批国内外客户合作洽谈,并形成长期合作共赢关系,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更有经济昆虫饲养有志之士,根据市场建立养殖场,专业化大量繁殖,一方面为市场提供充足药源和工业重要原料,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获得较高利润。昆虫美味的时代真的已经到来了!
全球至少有20亿人定期食用昆虫。有超过多种昆虫被鉴定可以食用,其中包括甲壳虫(31%),毛毛虫(18%)以及蜜蜂,黄蜂和蚂蚁(14%)。[1]食用昆虫的人群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2]
在墨西哥,昆虫食品已经成为墨西哥人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食品,无论是在豪华的高级饭店还是普通餐馆,都具备有昆虫菜,而且售价很高。蚁卵在墨西哥是最受欢迎的昆虫食品,只有大饭店才有出售。有些昆虫食品如幼蚁和蝴蝶幼虫以及一些水虫已经人工培养,向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出口。
墨西哥人还喜欢红烩或炒龙舌兰蚜虫;蚂蚱可以和洋葱、花椒、苹果、柠檬片等一起炒着吃,其味颇似龙虾。此外,仙人掌虫、放屁虫、黄蜂、蝉、蜻蜓、蝴蝶、小甲虫、羊虫、大黄蜂等等,共有五十多种昆虫,都是墨西哥人餐桌上的佳肴。在美国和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昆虫被制成罐头食品,在专门的商店和饭店出售、主要品种有蜜蜂巧克力、蚂蚁巧克力、毛虫巧克力、油炸蚂蚱、糖水蚕和糖水蜜蜂,以及用昆虫制成的蜜饯,味道鲜美,受人青睐。
哥伦比亚、日本、泰国、德国、澳大利亚、扎伊尔、乌干达、墨西哥等每年都生产大量的昆虫保健食品。俄罗斯和一些非洲国家,也在利用蚂蚁资源,开发保健食品。
瑞士最新颁布的食品法,允许食品供应商将黄粉虫(或称面包虫)、蟋蟀和蚂蚱这三种昆虫公开提供给消费者,同时也允许所有餐馆将它们端上餐桌,以飨食客。(JulieHunt/瑞士电视台SRF)经修订并即将于5月1日正式生效的瑞士食品安全法,使得瑞士食品标准更合乎欧盟规定。而截至目前,这些昆虫还只能作为家庭宠物饲料面向公众销售。
一份由联合国早在年发布的报告,将昆虫的用途评定为人类食物。这一结论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瑞士政府对食品法的修订之举。在联合国看来,昆虫理应作为未来主要食物来源端上饭桌,供人类大快朵颐。
事实上,在全球约20亿人的餐盘里,昆虫所占据了的比例相当可观,尤其是在非洲、亚洲和拉美地区。此前的科学研究也表明,这些昆虫体内包含的饱和脂肪明显较少,还富含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蛋白质,不仅如此,它们还能更好地利用极少量的水和土地资源、以及植物肥料进行可持续养殖饲养。
瑞士资讯swissinfo.ch走访了一家致力于大规模饲养昆虫作为宠物饲料及人类食品供应商的初创公司Essento。该公司即将向瑞士境内规模最大的零售连锁超市之一Coop提供昆虫肉丸和昆虫汉堡,以期向仍然心存疑虑的公众证明:食用昆虫,绝不仅仅是个昙花一现、刻意标新立异的怪念头。
···
--------------------------------------------------------------------------------------------------------
—老朋友请点赞分享朋友圈____
——新朋友请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