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特色指的并不一定就是传统文

  之前的《风营销》当中有一篇文章的标题叫做:我们都不喜欢“撞衫”,但是为什么又会选择“爆款”。实际上在关于特色小镇的设计理念当中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既然叫“特色”小镇,那么就应当是有个性化、差异化的,可是面对着当今社会上比较热点的题材,取舍之间真的是很费思量了。

  我认为在进行特色小镇的设计之前,有一些包袱是必须先放下的,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思路更开阔,从更长远的角度去看待一个地区建设的问题。

  从争做名人故里的过往案例中就能看出,当人们没有办法的时候,最简单直接的想法就是去寻本溯源,可能设计师会觉得“现在可能我们没有特色,但是在几百、几千年前,我们一定是与众不同的”。

  如果能够找到历史文化的沿袭,这肯定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有据可查的,如果所有的地区都选择历史、传统作为特色建设的基础,那么同样难免陷入同质化的尴尬。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文化的沿袭是不可见的,像中国的孝道文化,从城市到乡村,无论生活在多偏远的地区,无论他们是否曾经读书识字,孝道文化已经融入到了中国人的精神当中,如果有的地区想要建设一座“孝道”小镇,应该怎么设计和包装呢?

  遗址、遗迹或许有一些,比如像什么二十四孝人物的故里等等,可是这些真的能够成为一个小镇的“特色”吗?

  从个人的感知而言,我是很反对“修建遗迹”的。我喜欢仿古建筑,也会去参观一些遗迹的复原工程,但是我从没认为过现代人修建的这些代表了历史,“修旧如旧”真的无法等于“修旧是旧”,现代人建设的就是现代人建设的,为什么非要扣上古人的帽子呢?

  修几块石碑,搭几栋建筑,挂几块牌匾……,我并不认为这样就可以建设起一个特色小镇来。实际上选择还可以有很多,比如像西昌可以建设一个“卫星小镇”;比如博鳌已经成为一个“会展小镇”……,现实中的例子其实是很多的,真的没有必要死抱着一棵树不放。

  放开历史文化去寻找特色小镇的主题可能,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精神。我觉得这种创新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思考和执行的结合。“特色”本身就包含着与众不同的概念,需要通过创造体现出新鲜;而“小镇”则强调了建设发展的结果——打造特色小镇的目的并不是打造文化地标概念,而是要通过某种主题的引入带动整个地区的整体发展。

  在一些文献当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了被倡导的特色小镇主题包含了文化、科技、旅游、休闲、商业、宜居……等很多主题。我真的很高兴不用再为“名人故里”的争夺审美疲劳了。

  不客气地说,在今天这种信息、科技、物质、人才极度发达的社会当中,如果在规划特色小镇建设时你只想到了历史、传统文化……,那么你未免显得太封闭了,世界已经进入了地球城的阶段,我们也应当让自己的规划体现出更多面向未来的感觉,不是吗?

作者风斯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yphy/13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