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进小学课堂,是扶持传统文化,还是扶

本学期开始,浙江的五年级孩子都要接受一门新的课程——《中医药与健康》。据悉,浙江是全国第一个将中医引入中小学课堂的省份。《中医药与健康》这本书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分上、下两册,A4开本大小,图文并茂,教材注明适合五年级学生。内容包括中医药起源、中医药基础知识,中医对起居、饮食、运动等的认识,还有推拿、针灸特色疗法等。教材主要以故事为主,围绕每个小故事,配有详细的知识解读和相关知识拓展,以及便于小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收到这本书。笔者所在的小学,据说因为新华书店配送的问题,开学都一个月过去了,书长什么样还不知道。)其实,对于中医是否能进入课堂,一直争议很多。正方观点:1、非常赞同《中医药与健康》进小学课堂,这是弘扬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的创举,浙江省教育厅开了个好头。2、这是一件好事,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增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传统医学的生存与发展,并且全国很快会推广这种做法。3、“从娃娃抓起,可以增强孩子们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兴趣,也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反方观点中医药的临床效果堪忧,向中小学生传授这样的知识会增加健康风险。近年来对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有颇多争议,历史上有众多文化和科学界名人对中医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在中小学中传授这样的内容,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把一个行业推向课堂,只能说维护了个别人的利益,对于孩子来讲,作用其实是不大的。中医药进入课堂,不知道你持什么样的意见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js/17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