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啦从中国文化遗产知识题

北京最好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8.html
年,是中国考古学的百年纪念之年。中国考古学,是以一次划时代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发现而开始的。而后的百年之中,考古发掘与勘探不断开展,文化谱系日益完善,文物研究与保护不断进步。中国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在这百年之中成果丰硕。

《中国文化遗产知识题》是系统科普考古、历史、人文知识的畅销读本。让我们从《题》的视角,走进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

1.()是中国学者独立主持发掘的第一个文化遗址,年由李济主持发掘,采用探方法、层叠法等现代考古技术,出土文物中有半个人工割裂的蚕茧标本。

A.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

B.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

C.河南渑池仰韶遗址

D.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答案A

知识扩展:西阴村遗址的发掘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开始的标志,不仅是第一次由中国人主持的科学考古发掘,也为中国考古奠定了基础。西阴村遗址发掘出土的半个人工切割的蚕茧标本,为研究丝绸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配图为李济)

2.殷墟是商朝后期(公元前~前年)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洹河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自()由奄迁殷,历8代12王,年以来考古发现宫殿宗庙、王陵、族邑、铸铜制骨作坊等遗迹,出土了十多万片有字甲骨(是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以及后母戊鼎、妇好偶方彝等青铜器和精美的玉器。甲骨卜辞中称之为“大邑商”。

A.盘庚

B.小辛

C.小乙

D.武丁

答案A

知识扩展:年,在傅斯年大力支持下,开始对殷墟进行第一次为期18天的试掘,总共出土余片有字甲骨以及铜器、陶器、骨器等多种文物。年春,由李济主持对殷墟的正式发掘。年,考古工作者开展又一次的发掘,并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成果”。年为妇好墓考古发掘40周年,首都博物馆以妇好墓为主题的“王后·母亲·女将”特展荣获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配图为妇好墓出土鸮尊)

3.年,梁思永在()第一次发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代文化依次堆积的“三叠层”,确认中国彩陶文化、黑陶文化、白陶文化的年代发展序列,由此开创中国考古层位学的先河,奠定了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的编年基础。

A.万泉(今万荣)荆村遗址

B.郑州大河村遗址

C.安阳后岗遗址

D.华县元君庙遗址

答案C

知识扩展:后岗三叠层由梁思永在殷墟第四次发掘中发现并创立,开创考古层位学的先河。他在错综复杂的地层堆积中,明确了仰韶、龙山和商代文化的叠压关系,首次判断出这些文化的发展序列,成为中国近代考古学进入成熟阶段的典范。

4.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伊、洛二水之间,年代距今约3~年,是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考古发现由殿堂、庭院、廊庑、大门组成的宫殿基址、井字形道路及铸铜、制陶等遗存,出土了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成组青铜礼器)和铜镶玉(石)制品。有学者认为()是《史记·夏本纪》记载的“太康居,羿亦居之,桀又居之”之地。

A.阳城

B.斟鄩

C.帝丘

D.原

答案B

知识扩展: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

年,夏鼐先生根据新的考古成果又将这类文化遗存命名为“二里头文化”。现已探明二里头遗址拥有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城市干道网、最早的宫城和宫室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和最早的绿松石作坊等多项“中国之最”。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列入了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现已面向公众开放。(配图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5.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年代距今约~7年,考古发现内装石子并有契刻符号的龟甲、具有原始形态的栽培粳稻、最早的酿酒坊,以及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A.骨笛

B.骨箫

C.骨埙

D.骨笙

答案A

知识扩展: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中部,属于淮河上游沙河水系,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处于现舞阳县城北24公里贾湖村东侧的沙河故道旁。从国道到漯河,再转省漯平公路可达。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配图为舞阳贾湖遗址出土骨笛)

6.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于年首次发现并发掘,为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大汶口文化从公元前()年左右开始,经历了约两千年的发展(上承北辛文化,下继山东龙山文化),出土精美的陶器(薄胎磨光高柄黑陶杯、兽形提梁陶器为代表)、玉器和象牙制品。其剔地透雕技术和镶嵌技术已趋于成熟,透雕十六齿象牙梳、花瓣纹象牙筒、镶嵌绿松石骨雕筒等,代表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骨工艺最高水平。

A.

B.

C.

D.

答案C

知识扩展:大汶口遗址平面范围略呈东南—西北方向的圆角长方形,大汶河从中部自东向西穿过,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文化面貌几乎涵盖由早到晚整个大汶口文化时期,并发现有北辛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遗址的墓葬中普遍盛行随葬獐牙的习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许多墓葬中还随葬有数量不等的牲猪,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说明私有制已经出现。(配图为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象牙梳)

7.良渚文化因()年首先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而得名,年代距今约~年,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大型营建工程(都邑性城址、水利等工程)、精美的陶器(黑皮陶)、玉器(以玉琮为代表)、纺织品(丝麻织物)及刻划符号为特征,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A.

B.

C.

D.

答案C

知识扩展:良渚文化分布的空间范围非常广阔,包括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平方千米的区域面积。通过科学的测定,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年,持续发展约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分布范围虽然如此之广,但是它有一个中心地区,那就是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境内(主要集中在瓶窑镇和良渚街道)的良渚遗址。良渚遗址是良渚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配图为良渚文化分布)

8.洛阳东周王城位于涧、洛两河交汇处,为平王东迁后的国都,历12世余年,遗址中出土的“天子驾()”车马陪葬坑,印证了《逸礼·王度记》中“天子驾、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的周代车舆制度。汉代时为河南县城。

A.五

B.六

C.七

D.八

答案B

知识扩展:洛阳还有座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年7月,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天子驾六”车马坑共发现车马坑18座,墓葬座。博物馆是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车马坑规模大,车子类型多,摆放整齐,气势宏伟,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驾六”遗存。(配图为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9.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包括黄门岩1~4号洞、狮头岩,是华南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典型洞穴遗址,实证了中国南方从狩猎采集向早期农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出土了华南最早的穿孔蚌器、广东最早的陶器。

A.1号洞

B.2号洞

C.3号洞

D.4号洞

答案B

知识扩展:广东英德青塘遗址为“年六大考古新发现”。考古发现一座墓葬,出土保存较为完整的人骨化石一具,其葬式为蹲踞葬,是广东境内保存最完整的距今1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配图为广东青塘遗址出土的华南地区最早的穿孔蚌器)

10.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鸭子河南岸,是迄今发现内涵最丰富的古蜀都邑遗址,现存城墙、房址、墓葬、祭祀坑等遗迹,出土金杖、青铜立人、铜面具、铜神树、玉边璋等独具特色的文物。三星堆文明上承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年,是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重要代表。

A.

B.

C.

D.

答案C

知识扩展: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的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配图为三星堆遗址博物馆)

书名:中国文化遗产知识题

作者:一言

出版时间:年7月

定价:78.00元

ISBN:9--03--6

想了解更多内容?

长按识码,即刻购书

科学商城

京东(科学出版社)

当当(科学出版社)

(本期编辑:王芳)一起阅读科学!科学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js/15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