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定位专注智能交互创新设计的公司,直白讲,以用户体验思维,体验设计思路,结合商业洞见,运用智能科技,为承载品牌的场域打造智能体验空间,建立或重塑品牌形象,提供新零售体验。
如今品牌升级目标也从基本的规范VI系统与品牌语系,提升到建立可感知的品牌体验,由此衍生出打造线下多触点交互、提供足以调动用户五感的极致空间体验。
便于布展且易于运维的“机械臂”由AIUX搭建
如何将品牌文化融入空间场域?
有一种成本较低但能获得出其不意效果的尝试——打造交互体验的公司文化墙。作为单一空间场域里的一部分,往往能在品牌文化建立与传递上出彩。
1第一眼就wow的互动装置如何以小见大?
AIUX的体验设计流程互动墙即使是简单Demo,这个互动装置也清晰阐述3个方面,即AIUX体验设计流程/五个步骤的主旨/本身即是创意互动装置。这也就足以自答,做互动文化墙可以抓住哪些人?
新人或合作伙伴:与其毫无前戏的普及体验设计如何做,通过亲自触发这个互动装置,更能激发惊喜体验,建立品牌文化第一眼认知;
意向性合作伙伴:从触摸开启这个互动装置,停不下来的好奇牵引,共情、定义、创意、设计和测试这五个信息(也是DesignThinking的5个步骤)逐一从可视化图形及动画中获取,逐步加深品牌文化体验;
装置体验的合作伙伴:在全流程体验中调动听觉、视觉与触觉,求胜心切的想要洞察触发原理,不自觉中完成从观察者到参与者最后成为传播者的身份转变。
说清道明其实是一个雷达互动装置(电脑、投影仪以及雷达),但一个看似简单的文化墙互动装置,落地也离不开精准的品牌包装、降低理解门槛的信息可视化、实现创意交互的软件设计、整体呈现的硬件搭建。
2不下沉的艺术互动装置门槛一定高吗?
如果将视线从二维墙面拓展到一个三维单空间,例如企业发布会前承担引流及品牌增值的展厅。
城市体温艺术互动装置
在沉浸式空间中集生成式艺术投影、粒子特效与灯光互动为一体。在此作品中将成都看作一个城市品牌,探索微观个人如何推动城市创造力的发展。
外行看热闹通过调动体验者的四感,从进入暗房听觉先行,光影传动视觉主导,引导互动触觉开启,最后到声光结合听觉升华,多重体验下使得参观者在短时达到情绪峰值产生共鸣。
内行看门道创意设计吸引实时流量,自发分享扩裂;圈层传播孵化新内容,价值延伸实现品牌资源互换;打破形式局限,产品化助力流量变现,量级传播提升品牌长尾影响力。
单一空间的设计与落地总是有所取舍,成年人的自由不就是从我都想到我都要。多空间场域下的体验设计又当如何?
3智能商业展厅还一定承担主业营销吗?
在雀巢咖啡睡眠舱午休,去muji吃饭,再到星巴克喝一杯酒,餐饮零售率先一步强势破圈跨界。要回答上述问题,还是要回到需求细分并精准设计故事线上来。这里假设怀揣三种想法来到智能汽车展厅:品车、玩车和买车,而我们也同样希望参观者的心流变化从旁观到把玩最后被牵引尝试或购买。
再回到这个多空间场域,结合智能商业展厅的功能性来规划体验动线,那么至少承担三类空间功能,即品牌展示,技术感知以及场景联动。
跳出僵化展陈,还有什么兼具科技与实用的创意触点?
「智慧大屏信息可视化」兼具空间风格及信息最优表达的功能。试想在智能人居全屋设计中如何使酒柜内部信息可读可操作:
假设回到智能汽车展厅,
「AR现实增强」拆解剖析主要产品优势,直观展示产品核心功能部件:
AR现实增强参考图
「VR虚拟舱」小空间,用户第一视角高保真原型体验操控:
VR虚拟舱场景由AIUX搭建「光雕互动投影」大空间,全息投影互动感知V2X车联带来的科技向善。
如果你读到这里,智能商业展厅是否仍承担营销业绩,答案显而易见:几乎所有的创意触点都是为了更好地刺激商业增长。跨界破圈层,这也是本文第二部分中「内行看门道」提及:将品牌价值延伸实现资源互换;打破形式局限,量级传播可感知的品牌体验,形成长尾效应。AIUX始终相信良好的用户体验融合商业策略、结合智能科技为企业助力用户增长,并实现商业价值。
以上并非创意发散,而是AIUX在年众多落地项目中的创意集锦。在我们接触的空间体验合作伙伴中,不乏以上困惑和痛点。本文也希望在抛砖引玉的创意触点中能够邀请更多伙伴共创线下空间新体验。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请帮助AIUX点击右下角的「在看」。如果你想看到更多相关领域的解析文章,也可以在下方的留言中告诉我们。如果你想深入了解「线下空间新体验:智能体验空间/新零售体验/互动艺术装置」,想运用在自己的项目和产品设计中,不妨添加AIUX的策略专家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