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世界级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华为的崛起让美国诸多同行如坐针毡,让美国政府举全国之力全面围剿。那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华为变得越来越强大呢?是技术、人才还是国际化的战略?
是文化!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表面上竞争的是科技、是人力、是实力,但争到最后,一定是文化。谁的文化更优秀、更卓越、更贴近时代的潮流,谁将最终胜出。
因为,所有的资源都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熟悉华为的人,或多或少都感受到华为一些口号式的文化宣言,如“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从泥坑爬出来的就是圣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狼性文化”、“自我批判”……这些鲜活的宣言,构成了华为文化的肌体和灵魂。
华为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被概括为四句话:“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我们所了解到的每一个关于华为的故事,追根溯源,都能够沿着清晰的脉络直达这四句话的内核,找到支撑华为发展的商业初心和底层逻辑。因此,华为的胜利,首先是文化的胜利,优秀的华为文化,才是华为最核心的竞争力。
每一家企业、每一个组织,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产生了企业文化。企业从此以后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优秀的企业,会产生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不断迭代与精进,最终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而这种文化一旦形成气场,就会反过来反哺公司的每一个人,激发大家的斗志,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而平庸的公司,只会诞生平庸的文化,最终在这种文化的包围中,让组织、个人一步步变得平庸。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领导人对企业使命、愿景、战略取向所作出的选择,是判断是非的标准,调节行为的导向,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行动指南,它也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决定一个企业发展命运最关键的因素所在。
可悲的是,时至今日,仍有许多陶瓷企业的老板,认为企业文化不过是一套虚的、可有可无的东西。大部分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停留在提炼使命、愿景、价值观,编制企业文化手册,打造企业文化墙等粗浅的层面,通过种种手段,刻意在公司内部营造浓浓的企业文化氛围。
这些形式上的企业文化建设功课自然要做,但这些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东西,还只是企业文化的表面功夫。企业文化建设最核心的内涵和最关键的步骤,是将企业文化的理念贯彻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也就是企业文化的落地,让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文化的践行者、丰富者、传播者和创新者,而不是教条、呆板地死记硬背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内塑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首先,公司要将企业文化的建设纳入到战略的高度,要从顶层设计开始,在公司的每一项制度、每一项标准、每一项激励当中都能体现出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尤其要注重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活动的结合,让广大员工在实践中践行文化、创造文化,而不是为了文化而文化,或者把文化当作公司的点缀和门面来经营。
企业文化的驱动和牵引,要从员工最关心的事情着手,比如我在某某公司工作,怎么样才能升职加薪,怎么样才能自我增值,怎么样才能开心、快乐地工作。要从物质层面、发展层面、精神层面三个维度建立系统的驱动机制,为每一位员工提供赛道和机会,从而激发员工自我加压、自我挑战的动力和潜能。
企业文化最大的陷阱就是领导者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形成两张皮。这样的企业文化,无疑是落后的,也是低劣的,它会破坏组织生态,像病毒一样侵害组织的肌体,最后让企业一步步丧失活力。
从认识到认知,再到员工与公司之间价值观的互相承诺、员工将价值观行为化,员工将价值观形成习惯并影响公司的新人和对外的合作伙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无疑是双方价值观的互相承诺。只有长期践行自己的承诺,才能获得对方的信任,最终形成目标一致、高度认同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还是一个一边内塑、一边外显的动态过程。一旦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它将自成IP,引发共鸣,抢占心智,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强大的软实力。
作者I王力
蒙娜丽莎集团文化总监
原标题:《文化精进,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_推荐阅读_
_品牌矩阵_
第期
陶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