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盛宴廉政文化与中国梦高峰论坛精彩观点

会议现场

倡廉政文化,养浩然正气。7月18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与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共同主办的廉政文化与中国梦高峰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报告厅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蒋正华,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等出席论坛。来自北京、江苏、浙江、河北等地方领导干部、纪检监察系统干部、企业家代表等共计余人参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与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亲切交谈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蒋正华(左)在高峰论坛现场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宣布“廉政文化与中国梦高峰论坛”开幕

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高峰论坛现场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致辞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致辞。他指出,倡导和树立廉政文化事关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廉政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重要支撑,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人倡导树立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就是要营造更加公平的环境,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更加积极的干事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李自民致辞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李自民发表致辞。他强调,廉政文化是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强化源头治理、营造“不想腐”社会氛围的重要载体,是确保制度反腐落实落地的内在保障。检察机关作为反腐败一线的实务部门,在不断丰富新时期廉政文化、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上,在实践层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尝试,亟需科学理论的指导。这次高峰论坛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升机会,希望今后能在更高层次上把检察工作做得更好。

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贾立政致辞

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贾立政在致辞中谈到,人民论坛近期开展了一系列廉政文化课题研究,研究成果进一步印证了以下重要判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体系是党和国家命运所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体系,是广大干部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体系,必须树立鲜明的问题导向,形成科学权威的廉政文化评价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形成具有强大传播力的话语体系。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发表开题演讲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做开题演讲。他表示,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思想理论、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制度体系和行为准则这几个大的方面着手。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和领导干部的人品建设,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引领社会风气的变革和进步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风清气正的良好空间和条件。

部分与会嘉宾精彩观点摘选:

中央党校校务委员、副教育长、科研部主任韩庆祥:

十八大以来到今天将近五年的时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路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就是围绕破解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这四大危险,从而使我们党自身硬起来、解决“宽松软”的问题展开的,这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逻辑。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

习总书记的反腐倡廉战略,有五大方面组成:一是战略决心,关权入笼;二,敢于以上率下,确立战略方向;三,敢于问题导向,进行战略布局;四,敢于底线思维,实施战略突破;五,敢于试点先行,明确战略目标。

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主任温红彦: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会一劳永逸,面向未来继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把握好四个关系:一是压倒性态势和永远在路上的关系;二是治标和治本的关系;三是关键少数和最大多数的关系;四是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把这几个关系理清,下一步的反腐败斗争会取得更大的压倒性胜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

十八大之后反腐倡廉的新理念,或者说是三大导向,即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民意导向。我们非常强调民意导向的重要性,比如,中纪委的网站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及时呼应人民群众的关切;还通过设立手机客户端,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八项规定、反四风的活动中来,及时回应人民的关切。

湖南省廉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王明高:

就反腐倡廉来说,最为理想的效果,应是使腐败行为成为一种“高风险、低收益”的得不偿失的行为,而廉洁者得到好处和褒奖。要构筑“不想腐”的堤坝,必须强化制度约束,夯实制度文化;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增强警示文化;必须注重荣誉激励,形成褒奖文化。这样,人们理性的行为选择就是去实现廉洁,即达到“不想腐”。

河南省检察职业学院副院长蔡云川:

纵观中国历史,无论是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当政者无不强调法制与德治并用。早在周朝,周公姬旦就提出“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唐代李世民认为以仁德治国,则国运昌。李世民法律思想的核心也是:“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可见,古今治国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就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最高检检察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波:

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既离不开“国家与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的廉政文化支撑也需要有整个社会廉洁文化风尚、现代文明基础与其相匹配。让全社会的廉洁建设注入文化基因,获得持久永恒。这些都要靠廉政文化的影响和推动。

中乔大三农实业集团董事长乔书领:

无论从政还是经商,都应该讲廉洁、讲正气,有了廉洁正气,才能行得端、坐得正;有了廉洁正气,才能面对困难冲锋陷阵、面对诱惑心如止水;有了廉洁正气,才能是非分明。

国防大学教授、博导公方彬:

人,实际上有三重属性:人性、神性、兽性。而腐败的官员,没有解决好拥有了权力以后往哪里走的问题。官员拥有公权力之后要想清楚,我如何处理利益关系?我的价值在哪里?这需要认清价值归属,搞清楚底线在哪里、权力是谁的。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领导干部学国学系列活动发起人王杰:

为官为政者,要有政治智慧,打牢修身做人的基础,夯实为官为政的根基,不去做超越道德、良知、法律底线的事情,让爹妈以有我们这样的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

(更多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详见人民论坛网专题、《人民论坛》杂志)

投稿及合作:rmltwz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js/13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