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文化中国香文化香篆

玛瑙街

-玛瑙风向标-

-导语-

  品香,有一种凝神的方式,唤作“打香篆”。篆,取篆文之意,这种品香法,自唐代起就有。在文人眼里,时间都是芳香的,或者说,时间是在香气中流逝,而香篆是时间的记录者。

  篆香又称百刻香。它将一昼夜划分为一百个刻度,寺院常用其作为计时器来使用。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就曾制出过精巧的“屏风香漏”,通过燃烧时间的长短来对应相应的刻度以计时。这种篆香,不仅是计时器,还是空气清新剂和夏秋季的驱蚊剂,在民间流传很广。

  人们将香材研磨成粉,填充在各种以篆文为花样的香篆里。香粉一点点填,一点点轻压紧实,字形或图形绵延不断,一端点燃后循线燃尽,在宋人笔记里,称此为“印香”。

 

  印香是一个细巧活儿,印得太过紧实,燃香时会因空气不足而灭,印得过于疏松,亦会因缺乏后继而灭。因此须得定息凝神,心无旁骛,才能印出一款疏密适宜的香篆。

  

  在炉中铺上底灰,轻压平整,不疏不密。香篆置于其上,从香罐中舀出香粉一点点填印。心需静,气要沉,稳稳的心方能把握住稳稳的手,才能在填印过程中使香篆纹丝不动。

  提起香篆那一刻,所有的心愫都放下了,眼前印香一炉,或祥云,或莲花,或字形,萤火一点如豆,忽明忽暗地迎合香者潜藏的心绪起落。

     

闲坐烧印香,

满户松柏气。

火尽转分明,

青苔碑上字。

(图文来源于网络)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js/13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