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茶调味如调色,就如同油画上斑斓的颜料,撞色,顺色,将各种布料的优点发挥出来,而中国茶却如国画一般,墨色五分,看上去是单一的颜色,细琢磨才知内中蕴含无限乾坤。
当然,茶的区别,方显出文化性格的区别,老外豪放张扬,我们温润内敛。
内敛的除了国人性格,还有传承的美玉。老外能理解到的审美、工艺、造型,简言之:好看;但在国人看来,审美和工艺固然重要,却远不足以包含玉文化的全部。
可审美以上,造型之外是什么?
是「气」?是「韵」?或是「道」?
从矿物学角度来研究,得不到玉文化的精髓;按照时尚珠宝来分析,抓不住其文化内涵;查阅古籍引经据典来探寻,又未免失之虚妄。
笔者认为:中国玉真正的魅力,在于它根本就是中国人的写照。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玉,是唯一与其相始终的器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飞升到了精神层面。此后历朝历代,各个阶层,不断为玉加入新的内涵:儒家的德、道家的仙、权贵的礼、文人的雅、民间的吉、层层注入,人人加持。
玉,是一种标准,一种国人的独特标准。论女子之容颜,如玉;论君子之温良,如玉;论身份之金贵,如玉;论地位之尊容,如玉;论万物之灵性,如玉。千古文化多少门类,皆以「如玉」为最高标准。
学贯古今中西的辜鸿铭,对此标准理解的最透彻。他曾在其著作中得出了何谓真正的中国人:“不是通过感官,不是通过头脑,而是通过心灵来生活,从而实现心与智的和谐”。
这话,除了以玉比德的中国人,还有谁能理解?
赏玉之美品玉之韵
殊胜和善古典艺术馆出品
▼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