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讯时代的缩影李云泉烟花票收藏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认识下面这些东西吗?

↓↓↓

“邮花”是集邮爱好者对邮票的美称,这早已为大家所熟知。那么,你知道"火花"是什么吗?其实火花就是火柴盒上的贴画,这个极富诗意的美名源自于它的收藏迷们。火花最初仅作为火柴的商标用于火柴的流通,岁月流逝,火柴盒上的贴画突破了商标这一概念,图案设计的选材也随之扩大,包罗万象,于是就这样世上多了一种收藏,多了一个看社会看世界的小小的窗口。

火花,堪称时代的一面镜子。我国早期火花(如舞龙、舞鲤、猴鹿等)真实反映了中国民风,是中国近代史和火柴工业发展史的真实写照。“五四”运动之后,出现在我国火花上的“振兴国货,挽回利权”等,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抵制外来侵略、振兴民族工业的爱国热情。“九一八”事变后,火花又反映了全国军民抗日风暴;解放区根据地火花则反映了开展大生产运动生龙活虎的景象。

“文革”开始之后,我国火花设计题材被限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如样板戏、语录等),同时,许多珍贵的早期火花被列为“四旧”,一些前辈藏家几十年的心血被毁于一旦。“文革”后,火花呈现出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李云泉,原为金山收藏协会会长,曾任区(县)卫生局党委副书记等职,是一位处级老干部,现任上海市烟标收藏协会理事。自年起,李云泉先生开始注意收集、粮票、布票、门券、烟标、酒标、钱币、邮票等等日常票币证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潜心征集,其藏品不仅数量巨大、蔚为壮观,而且诸类齐整,全而精粹。其中,时间最早的一张票证,是年生产的一张烟标。

为了征集这些票证,还发生过许多趣事,可以说每张票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比如,上世纪50年代,李云泉有一次去山东淄博旅行,发现那里的粮票非常漂亮,就用自己携带的一斤全国粮票换了一斤淄博的粮票。“当时粮票是每月定量供应,一个月29斤,我换掉了一斤全国粮票,自己当月就少吃了一斤粮食,月底饿了几天肚子,印象深刻。”李云泉说,自此以后,他再看到就算特别精美的外地粮票,顶多也只换一两、二两,再也没换过一斤。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些票证的故事吗?

机会来啦!

李云泉烟花票收藏展即将登陆金山!

↓↓↓

展览主题:《时代的缩影—李云泉烟花票收藏展》

展览时间:年7月20日—7月30日

展览地点:金山区朱泾镇罗星路号

咨询

烟花票

记载着历史的沧桑,述说了岁月的变化

是我国特殊经济时代条件下的产物

快来现场观展吧!

相信你一定可以在这里找到历史记忆

了解我国烟花票经济发展的轨迹

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成果!

栏目——这里最炫最及时最亲切的金山文化信息,别忘了分享哦!

栏目编辑:周诗思

电子邮箱:culturejs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fx/13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