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凉文化传播传媒学院河西走廊五凉文化

凉州

年8月11日上午10时,传媒学院河西走廊五凉文化传播社会实践小组一行14人从兰州西站出发,前往武威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

下午3时,实践小组在凉州文化研究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雷台汉墓和鸠摩罗什寺进行文化考察。在雷台汉墓,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著名的马踏飞燕铜车仪仗队和一号汉墓。雷台汉墓全长四十米,六十平方。一共分为墓门、甬道、前室、中室、后室三个部分。铜车仪仗队出土于雷台汉墓前室、右耳室,现展示在雷台的阵型是整体放大六倍的青铜复制品。

////////////////////////////

////////////////////////////

据介绍,马踏飞燕又称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大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

/////////////////////////

/////////////////////////

在参观雷台汉墓时,据凉州文化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有猜测称,雷台汉墓为凉武王张轨之墓。下午5时,实践团队前往鸠摩罗什寺进行考察。鸠摩罗什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北大街号,是研究五凉文化和汉传佛教、西域佛教的珍贵遗存,也是中国佛教文化名城、中国古代北方佛教中心武威的一大奇观。“河西走廊五凉文化传播实践”是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暑期研究生团队实践的重要项目。河西走廊的文化传播对于整个西北的文化传播乃至中国的文化传播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窦融、张轨、李暠、郭荷与郭瑀对于凉州的影响,也在潜移默化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传播。通过团队在武威的实地考察和拍摄,了解河西走廊文化传播现状,探究河西走廊文化传播未来的方向及影响力,在广阔的社会网络和更复杂的社会层次中,充分发挥传播的整合作用,形成传播的累积,遍在和共鸣三重效应,纪录当下的事件,使其跨越时空的限制,形成巨大的传播张力。

////////////////////////////

《赴凉州途中作》诗

阿天车如天马在河西大地上奔腾我们敲击着键盘想象着一座古城千年时的容貌远山如黛,绵延千里仿佛佛之巨手环抱这古老大地上每一个虔诚的信徒行途中,明月未出天山心中的云海早已苍茫一片那辽阔之气吞噬着旅人短暂的困顿

文:何睿鹏

编辑:楚玉珂

审核:徐臻熙王玉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fx/13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