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期待啦下周一,这场精彩文艺演出将在江

白癜风的治疗 http://m.39.net/pf/a_7288900.html
3月29日(下周一)晚上8:00以“脱贫攻坚感恩致谢”为主题的群众文艺交流演出将在江门演艺中心举行甘孜州民族歌舞团将为江门广大市民带来一场独特的视听盛宴!甘孜州赴广东省群众文艺交流演出

据悉,

此次专题文艺汇演将持续至4月3日,

演出团先后到东莞、广州、珠海、中山、江门、佛山、惠州、深圳等地,为广东朋友们展示甘孜文艺精品的魅力与风采。甘孜州民族歌舞团成立于年,是一支集音乐、舞蹈、民族器乐、民族戏剧为一体的国有专业艺术院团。歌舞团历代人才辈出,拥有阿金、格桑洛布、洛绒益西、泽多、秋加措、卞巴单孜、李小平、张英、牟玉英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高级职称的艺术家,同时还拥有歌曲《卓玛》的词作者真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的首唱格桑志玛,第一届全国红歌会总冠军泽仁曲措等知名青年歌手。全国最美女中音降央卓玛、著名歌手亚东、山歌仙女吉相都是从甘孜州民族歌舞团走向全国的知名歌手。六十多年来,歌舞团共创作编排了近千个节目。其中以《雪域娇子—岭·格萨尔王》《梦幻康巴》《康定情歌的故乡》《变迁之路》《高原风》《康定情歌》《金山银山》《弓箭舞》《弦子之馨》《锅庄之魂》《采花》《巴塘连着北京》《毛主席派来了好门巴》《一个妈妈的女儿》《卓玛》《梦中情人》《向往亚丁》《欢迎您到康巴来》《康巴人之歌》等剧目和歌曲为代表作。歌舞团先后参加国内外交流和商业演出余场次,参加国家级文艺调演多场次,曾出访亚洲、非洲、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余个声乐、个舞蹈节目获得不同奖项。其中大型风情歌舞剧《康定情歌的故乡》在韩国“首届世界文化开放发展大会”上,获最高奖——“世界和平奖”。

山海同“甘”“邑”往情深

四川省甘孜州是国家脱贫攻坚“三区三州”重点攻坚的地区之一。在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政策的指引下,年起,江门对口支援甘孜州康定市和泸定县,拉开两地从跨越0公里到“零距离”接触的序幕。6年多来,江门立足甘孜州当地自然资源,助力发展农牧、旅游等特色产业,聚力民生帮扶,深化交往交流,推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与甘孜互派党政干部锻炼,开展紧缺人才培训,同时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帮扶,高质量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年2月,甘孜州实现全域脱贫,交出山海同“甘”、“邑”往情深的时代答卷。

聚焦民生保障项目

走进康定市时济乡远近驰名的“网红村”——若吉村,只见绿树掩映,小桥流水,瞬间让人回归乡野;具有藏族风味的民宿小院,错落有致;在临河而建的泳池、餐厅等休闲场所观山听水……

“这几年,若吉村大变样。之前村里的道路坑洼泥泞、房屋破旧矮小……”说起曾经的若吉村,该村党支部书记唐玉桥唏嘘不已,感慨万千。改变发生在年。当年5月,广东、江门大力支持甘孜州启动大渡河流域示范区建设。针对若吉村“量身打造”,对全村进行整体提升,“流转”村民原有房屋做“加减法”,打造“水涧渔村”乡村观光休闲旅游区。“村子变美后,人气旺了起来。在家门前做小生意,或者找个岗位都不难,同时房屋租出去还有收入,大伙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唐玉桥说。

若吉村的美丽蜕变是发生在甘孜州大地上的一个生动缩影。我市在对口支援甘孜州工作中,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优先位置,聚焦乡村振兴、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民生保障项目。据统计,—年我市对口支援康定市、泸定县共40项民生保障项目,总投资22.67亿元,其中我市支援资金4.15亿元。

除省统筹援建项目外,我市根据康定市和泸定县的实际需求增加援建资金万元,用于康定市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泸定县玉米产业化项目等。据统计,—年增加援建9个项目,已经全部完工。

助力宝贵资源“闯”市场

甘孜的农特产品、矿产资源丰富,但受交通不便等影响,躲在“深闺”无人识,如何让这些宝贵资源“闯”市场,是江门对口支援的一项重要工作。

眼下,正是泸定县羊肚菌采收的关键时节。连片的大棚内羊肚菌簇拥而生,种植户们忙得不亦乐乎。“在江门的帮助下,我们这里生产的羊肚菌逐渐在广东打开市场,全县超过一半的羊肚菌销往广东。”泸定县羊肚菌协会会长李忠琴说。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甘孜州的农特产品运出深山,销往更广阔的市场?消费扶贫,是江门对口支援的关键一招。“我到江门参展3次,市场反响不错,收获了不少回头客,我们还在江门开辟了专门的供货渠道。”李忠琴粗略统计,年他们在广东的销售额超过万元。

羊肚菌的“出山”绝非孤例。江门全面促进甘孜州农产品开拓市场,积极引导甘孜州农企参与我市农博会等大型展销活动;先后确定2家本土企业分别代理甘孜州的牦牛奶、“圣洁甘孜”产品在江门销售;组织近20家企业到甘孜州考察达成合作意向;市商务局牵头在江门大融城设立甘孜州名优特农牧产品销售点……

近年来,江门采取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与市场运作、线上平台与线下渠道相结合等方式,推动甘孜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打响名气。两地累计举办50多次农特产品推介会,签订0多万元采购协议,消费扶贫额达3.9亿元,带动甘孜州0多名群众增收。

最近,又传来好消息,康定市政府和江门市天粤科技工业公司于3月23日在广州签订框架协议,江门天粤公司、东莞五全公司计划联合利用康定汉白玉尾矿余料,在甘孜州飞地园区——甘眉工业园内建设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分两期投资30亿元,首期生产碳酸钙粉和人造大理石,年产值15.5亿元、税收1.3亿元;第二期生产可降解塑料原料和其它系列建材,年产值约15亿元。

为当地送去“粤菜师傅”

年8月2日,江门蓬江·甘孜泸定“粤菜师傅”培训班在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和泸定县兴隆镇牛背山村正式开班,当天还举行了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粤菜师傅”实训基地揭牌。

“近年来,甘孜旅游业和农家乐发展越来越好,其中有很多是来自广东的游客,我们希望通过学习粤菜,与我们当地美食结合,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甘孜三舍民宿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黎国朋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据了解,我市大力推进“粤菜师傅”进甘孜工程,采取送教上门式短期培训、接来式中期培训、到我市全日制学制班学习等灵活方式,计划在2年内为甘孜州免费培养多名“粤菜师傅”。

扶贫要扶智,教育扶贫也是扶贫工作的重点。杨颖智是恩平市恩城中学的一名教师,过去一年,他主动申请到甘孜州巴塘县康南民族高级中学进行支教。“和孩子们相处下来,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深深打动了我,我也更坚定,要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走出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杨颖智说。

同时,广东省江门华立学院向康定市、泸定县两家学校分别捐赠助学金15万元,并承诺未来面向康定、泸定免费招收名学生,免费提供食宿、交通。

此外,我市还针对性地对康定、泸定两地紧缺人才开展培训。通过进修学习、培训交流、挂职交流、支教等多种形式,选派当地医疗专业技术人才、医院、学校开展培训。我市有关部门送培训上门,加大了对乡村振兴、儿童康复技术等方面技能培训力度,传递乡村振兴经验、医疗技术、教育理念等,为脱贫攻坚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动力。

来源:江门发布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叶隽毅袁媛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fl/142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