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的艺术缩影,官窑标准的恪守之作

北京治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03/8810613.html
文字,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简牍,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简是古代书籍的基本单位,相当于现今的一页。一枚简牍称为简,常写一行直书文字。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在纸发明以前,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简牍一直是中国文字的重要载体,对后世书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大宋官窑这尊作为年博鳌亚洲论坛国礼作品——《华夏瓶》就是以简牍作为主要元素创作的,六十四片简牍代表着《易经》中的六十四卦。俯瞰作品,造型则是太极八卦图,象征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平衡,意蕴深厚。作品中简牍卷曲,起伏蜿蜒,化作中华民族的另一项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长城。《华夏瓶》首窑开窑时,时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的龙永图亲自来到千年钧瓷古镇禹州市神垕镇参加。在第一窑烧制的个“华夏瓶”中,有2个达到国礼标准,其余的全部砸成碎片。由此可见其烧制难度之大。大宋官窑国礼作品《华夏瓶》造型独特,内涵丰富深刻,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釉色经典钧红,漫溢着深厚的华夏文明气息,曾被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欣然题词为“钧瓷之魂”。

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联系大宋官窑钧瓷顾问了解详情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fl/142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