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白癜风能治好 https://m-mip.39.net/pf/mipso_6703361.html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宗教服饰是宗教信仰的产物、宗教形象的标识、宗教思想的载体和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形态类别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款式、色彩、纹样等对各民族服饰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年7月15日上午,“华服典章神佛衣境——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服饰文化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拉开了帷幕。本次展览由纺博馆和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联合主办,展期约两个月(至9月9日),分为“巫舞神服”、“锦襕佛装”、“衣泽清真”三个单元,来自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件(套)宗教服饰藏品首次规模展出,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原始宗教、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服饰。
在宗教信仰上仍然保留着原始宗教色彩的民族,往往喜好以图腾物或其它崇拜物作为服装的装饰性花纹。比如展出的一件内蒙古鄂温克族的萨满服饰,其神帽上就有两支铜制鹿角。因为鄂温克人相信神灵居于山巅、树梢等高处,认为神灵下凡后就停留在形式树杈的鹿角上。神裙上还用彩色丝线绣有日月、树木、飞禽、走兽等纹样,既代表萨满铜自然诸神的亲密关系,又象征萨满无所不能的幻形能力。萨满服饰是萨满跳神祭祀时通神的重要工具,帮助萨满实现灵魂附体,从而预知凶吉,消灾祈福。
道教作为唯一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在瑶族、白族、仫佬族和毛南族等民族中的影响较深,在壮族、侗族、苗族、彝族、黎族等民族中也有一定的传播,与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信仰的融合程度很深,其服饰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这次的展品同样呈现出这种融合的特性。
佛教在传入中国后的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三大系统,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拥有较多的信仰者。在与佛教相关的活动和仪式中,服饰是神圣的精神力量,表达了复杂的观念和象征意义,发挥了标志性功能,体现出综合的多功能特点。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归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藏传佛教僧人的着装基本上为上身穿红色无袖的坎肩“堆嘎”,下身围紫红色僧裙“夏木特”,外披一件紫红色的袈裟“查散”。这些衣物的着法以及选料缝制方法,因教派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此次展出的一组格鲁派僧服,既包括黄色的帽子、黄色的法衣,和红色僧裙。
伊斯兰文化对中国各穆斯林民族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中,对世俗服饰的样式、颜色,面料及配饰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以顺应自然、讲究简朴、洁净、美观为主。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的特点,也在服饰的纹样上表现出避免人物及鸟兽,而喜好运用几何纹样及花草图案等风格。伊斯兰教礼仪认为,在室外,头部不加任何遮盖,是对上天的一种亵渎。这种宗教礼仪世代承继,演变至今已形成穆斯林的一种服饰习惯,视戴帽为一种尊重、一种美德。这次展出的维吾尔族棕色大围巾,就是新疆解放初期前后维吾尔族妇女的蒙面头巾,那时候宗教人士的家眷基本都蒙面。这些帽子头巾都是各个穆斯林民族日常佩戴的物品。还有一款白色缠头巾则是有德高望重的人士穿戴,主要也是在礼拜寺等宗教场所传授伊斯兰知识和主持宗教活动时候佩戴。
宗教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纺织博物馆希望通过此展让世人领略到宗教服饰所传达的中国少数民族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信仰空间,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不同宗教文化之间多元开放的对话交流。
更多内容丨尽在《中国纺织》杂志
《中国纺织》杂志
致力于对企业新思维新模式的形象宣传,针对企业在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资本化、国际化五个方面的战略管理实践进行研究;致力于纺织服装行业的全息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