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更是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
数十年来,
一批又一批教育工作者怀揣敬业之志、
坚守三尺讲台大兴笃学之风、
涵养为师之德,
书写着丽水教育的恢弘篇章。
一年又一年,无数优秀的教育人
在丽水教育的沃土中生根、发芽,
不断成长。
今年,丽水市共有名
教育提质突出贡献个人受到表彰,
应村小学校长赵祥勇便是其中一名,
自工作以来,他便在自己的岗位上
兢兢业业,刻苦钻研。
学校的每个进步、每个成绩,
都离不开他的领导与坚守。
他是一名乡村校长,
也是竹文化品牌“代言人”。
“竹”文化,源于85后乡村校长的文化品牌坚守
赵祥勇,自年从景宁到遂昌工作以来,便扎根于偏远农村学校。他辗转走过多校并获得多岗位锻炼,现任遂昌县应村乡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竹文化就是应村小学的品牌,要将其打实,打深,打响。”年,他刚到应村小学,便开始思考如何打造学校品牌。于是他因地制宜,在传承中创新竹文化。校园随处可见的竹文化元素,彰显竹文化特色。他带领团队推出“翠竹成林”综合激励评价机制。牵头开展了春笋节、竹娃科技节等德育活动,开设竹编、竹匾画、二胡等竹韵课程,他说,孩子们在有趣的亲子竹制品大赛、剥笋等比赛中能亲自触摸、认识竹子,就是一种劳动实践体验。他还组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桃溪竹韵》,让竹文化有了系统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团队的课程开发能力。历经四载用心、执着地打造,应村小学的竹文化愈发凝实,也让教育教学质量逐年进步,获得了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一等奖,课题论文在市县均获得佳绩,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媒体宣传报道40余次。因为他,这所大山小学的竹文化内涵一点点丰富;因为他,师生对竹品质的感悟也一点点加深;因为他,这所学校有了自己的文化“灵魂”。文章转自丽水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