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上半年全市三上文化产业运行分

上半年全市“三上”文化产业

运行分析

单位数量少整体实力弱

上半年,全市在库统计的“三上”文化产业企业共15户,其中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4户,限额以上文化批发零售业3户,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8户。统计联网直报平台监测数据显示,全市“三上”文产业企业运行平稳,但单位数量少、规模小、整体实力弱的问题较为突出。一、基本情况1文化制造业生产增速回落、效益平稳上半年,全市规上文化制造业企业实现产值万元,同比增长24.8%,增速较1-5月回落12.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25.4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万元,增长29.4%。资产总计万元,增长5%。实现营业收入万元,增长36.2%。利润总额万元,增长7.7%。2文化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持续增长、库存下降上半年,全市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6万元,同比增长27.6%,增速较上月加快5.5个百分点。期末商品库存额万元,同比下降31.1%。3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亏损下降上半年,受金剪刀剪纸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同期基数为零因素影响,全市规上文化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万元,同比增长.6%,增速较1-5月提升60.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6万元,下降7.3%。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快速增长、后劲加大上半年,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3.05亿元,同比增长6倍。其中,孙思邈纪念馆项目完成投资1.03亿元;宜兴古窑洞文化园项目完成投资万元;耀瓷文化体验区完成投资万元。铜川工人文化宫、铜川大剧院、铜川博物馆、蜗牛谷生态文化园等项目相继实施或开工建设,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增添新的色彩。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大幅增长、力度增大上半年,全市财政支出中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业支出1.29亿元,同比增长94.6%,增速较上月提升.1个百分点,同比提升87.2个百分点。二、存在问题一是单位数量少、规模小。上半年,全市“三上”文化产业企业共15户,占到全省的2.2%。分行业看,制造业4户、批发和零售业3户、服务业8户,分别占到全省的3.4%、1.8%、2.1%。文化制造业企业中,资产过亿元的仅一户。文化批零业企业中,无一户销售额过千万元的企业。文化服务业企业中,无一户营业收入过千万的企业,企业盈利能力较弱,整体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二是区县分布不均衡。

分行业看,新区、宜君县没有规上文化制造业企业;王益区、印台区没有限上文化批零业企业;印台区没有规上文化服务业企业。从数量看,印台区、宜君县、新区、王益区和耀州区“三上”文化企业单位数分别为1、2、3、4、5户,区县间数量差异较大。

三是新增企业少,行业覆盖范围小。年全市计划新增5户“三上”文化产业企业。截止6月底,各区县没有一户新增入统“三上”文化产业企业。从行业分布看,相比于文化产业包含的十个行业大类、个行业小类而言,我市目前文化产业行业仅涵盖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创意及设计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等六个行业大类和八个行业小类,总体行业分布少且分散,覆盖面窄。三、对策建议面对我市“三上”文化产业单位数量少、整体实力弱的突出问题,建议:(一)加大新增“三上”文化产业企业培育和入统力度。统筹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力量,积极摸排全市文化产业企业情况,依据企业规模、生产经营等情况分类施策,对已经接近统计标准的文化产业企业强化监测、及时跟进,力争年底前纳入统计。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cybg/12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