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有些顺应市场和时代的需求,发展势头良好;有些却经营不善,落寞离场。企业对园区的需求有什么变化?应怎样促进产业园区和基地的良性发展?
▲图源自特区文化科技产业园▲
从园区建设转向园区运营 集聚或集群化发展是文创产业发展的基本空间形式和组织形态,而在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上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各自特色,大致可归为两种模式:一是市场机制作用下各类经济主体自发集聚形成的产业群落,二是地方政府主导下通过园区建设形成的文创类产业园区,三是由开发商投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般由资本雄厚的民营企业或私营企业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近几年,各地规划建设的园区虽然规模和层次都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具有明确的空间地理边界、企业组织范围、产权边界、管理机构主体等。
▲图源自特区文化科技产业园▲
空间、组织的有界性以及园区行为的主体性是这类园区的基本特性。在“政府政策+市场机制+园区机构+企业主体”共同构成的运行体系中,园区组织成为文创产业体系运行中的重要行为主体,而且在从园区建设进入园区运营优化发展阶段后,园区组织将成为集成产业群系统资源更为关键的因素,并在文创产业园区的潜在功能发挥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推动作用。 一些文创产业先行发展地区的地方政府,在政策导向的着眼点上已在推进从园区建设向园区资源的整合、质量和功效的提升、市场化运营组织的培育等方面的转化,并且对园区运营机制模式的优化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这种创新和探索的成效也已初步显现,涌现了一批典型的园区运营模式。▲图源自特区文化科技产业园▲
从单一产业振兴转向融合发展随着国内外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文创产业显现出更深层次的潜在功能,由此也促使人们对其融合发展方式及其功能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即文创产业的融合特性已使得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产业现象,而是一种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生发展方式。特别是由于它与科技融合而相得益彰,与传统产业融合而促使其新生活力和价值倍增,与新兴产业融合而促使其业态更放异彩,由此衍生出了文化科技产业园区如深圳文化科技产业园区、非遗文化产业类园区如深圳罗湖区梧桐山艺术小镇等。
▲图源自特区文化科技产业园▲
此外,我国发达地区在先行发展文创产业的基础上,已在进一步强化创意经济时代融合发展的理念,年之后,国家进一步促进了文创产业与旅游休闲、时尚服务、建筑装潢、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等特色经济领域的融合发展,这些趋势在文创园区内消化得更加明显。比如,梧桐山艺术小镇不仅积极发展非遗项目的研究与研发、展览展示、体验和交易的“政、产、学、研、销”专业平台,而且整合资源,将发展文化产业与城市更新结合起来,积极倡导“非遗+科技”、“非遗+旅游”的经营理念,立志打造成为深圳非遗产业开发的文化标杆。
▲图源自特区文化科技产业园▲
深圳文化科技产业园
深圳市文化科技产业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创园之初就以“文化+电商”、“文化+科技”融合为发展定位。一直以来,园区搭建政策服务平台、金融扶持平台、产业资源对接平台、企业孵化基地、人才服务中心等。引入外部资源,注重产学研用相结合,定期举办企业培训沙龙,为企业提供更佳的生存发展环境。除此之外,文化科技产业园还创新地将禅意与设计、空间相结合,舒服优雅的环境和自然景观营造了浓厚的创意氛围,置身此地仿佛让人在喧嚣的都市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心灵绿洲,满足了广大创意、设计从业人员的心灵诉求。▲图源自特区文化科技产业园▲
治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重庆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