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险公司防灾防损文化建设的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多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旗帜鲜明地提出“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要“提升企业和居民利用商业保险等市场化手段应对灾害事故风险的意识和水平。”这一要求突出了保险“担风险”的本质属性,是对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延伸。笔者认为,在当前江苏保险行业大力开展“学保险、用保险,落实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年”的活动背景下,基层公司深入践行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和“新国十条”,必须从文化建设的高度,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全面加强防灾防损工作。

一、财险公司防灾防损文化建设要坚持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方向

保险防灾防损,是指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对所承保的保险标的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风险发生的因素,防止或减少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从而降低保险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活动。防灾防损是发挥保险社会管理功能题中应有之义,是保险经济补偿功能的重要衍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清晰地界定了保险制度所具有的“分摊损失”与“补偿损失”的独特职能,同时指出:“保险公司把单个资本家的损失在资本家阶级中间分配。尽管如此,就社会总资本考察,这样平均化的损失仍然是损失。”而现代保险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防灾防损的实力,理应围绕“新国十条”要求,坚持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方向,将提升防灾防损能力作为提高服务质量与竞争力的重要努力方向,通过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主体的关系,使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社会运转更加顺畅。

(一)积极参与社会防灾防损,在政府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的进程中,发挥专业优势。“新国十条”明确提出,要使商业保险“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从全球视野看,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往往构成国家防灾防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英国保险公司是该国消防的主要力量,美国的保险公司扮演着企业防灾的最好咨询师,德国保险业深入厂矿一线宣传预防教育。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高发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风险的种类更为复杂,影响也在扩大,更需要保险业的积极参与,来减少灾害对人身和财产的损害。从行业的自身发展看,在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正面临着转变增长方式的诸多矛盾和难题,迫切需要以防灾防损为突破口,投身到全社会各类风险事故的预防和救助中,这既能从根本上降低赔付,更是树立诚信经营形象、实现内涵式增长的科学发展方式。

(二)提升责任保险发展水平,在各类民事责任纠纷中,通过防灾防损程序将矛盾防范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输油管线泄漏燃爆事故抢险工作现场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从我国安全生产责任、民事侵权责任、公共安全责任等制度建设和司法实践看,我们的法律环境正在逐步改善,但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食品卫生、电梯吃人、踩踏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问题显著暴露了我们风险评估和事故隐患排查等工作的缺失,而在事故处理中,我们也明显看到,保险在其中的参与度亟待提高。“新国十条”提出,要“发挥责任保险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作用”,作为基层公司,我们站在风险防范的第一线,更有责任有义务将现有的责任险险种落实到社会生产和百姓生活中,运用我们的专业技能,积极广泛地宣传责任保险产品,努力提高责任保险在保费总额中的占比,通过常态化地开展事前的风险评估和事中的风险检查、隐患排查,运用保险费率这一杠杆,强化风险警示作用,把防灾防损落到实处。同时,将基层需求及时向上反馈,不断完善产品体系,让保险保障更贴合市场实际和客户需求,持续提高市场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从而使保险参与社会管理,预防和转移风险成为现实。

(三)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通过强化防灾防损,推进农业保险成为强农惠农富农的重要手段。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第一产业,服务“三农”是保险业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数次试点徘徊,年,党中央首次提出“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年,政府开始对农业保险给予财税支持,推动农业保险进入快速发展期,年,“新国十条”进一步明确了农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农业保险和其他财产保险相比,保险标的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农业受灾害的影响更为直接,抵御风险能力较差;二是风险一旦发生,农业的受灾面更广,与保险“大数法则”的一般模式有所差异。基于这两个特点,我国农险一直采取“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原则,保障水平始终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事后补偿充足度的不足,使得加强农险防灾防损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财险公司应高度重视农业风控,加大投资,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运用充分的队伍优势落实好防灾减灾工作,成为农业经营的保护伞。

二、在新形势下财险公司建设防灾防损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在经济转型升级、政府职能转变、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等新形势下,在监管环境变化、新会计准则实施、商业车险改革、互联网发展等大背景下,财产保险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基层公司的经营实践看,保险消费的网络化、个性化逐步成为新趋势;组织管理的渠道化、专业化逐步成为新常态;竞争方式的差异化、服务化逐步形成新局面。财险公司在以往粗放式经营的惯性下加快向效益经营转变。在此前提下,财险公司开展防灾防损文化建设尤为必要和迫切。

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防灾防损是效益经营的源头。当前经济下行趋势阻碍了效益型非车险的提速发展,而从商车费改的试点情况看,车险保费充足度总体下降,利润进一步被摊薄。防灾防损在事前就降低了风险发生的概率,从根本上降低了赔付成本,是财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第二、防灾防损是风险管理的重点。保险人承保后,理应







































鐐规淮鍨嬬櫧鐧滈搴旀敞鎰?
鏃╂湡鐧界櫆椋庤兘鏍规不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jz/9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