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化的文化经营

多少年前,什邡组织了一个关于马祖的学术会议。马祖是什邡人,虽然成名不在什邡,由什邡出面组织一次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似也无可非议。与那些争夺西门庆故里、赵云墓地的情形,到底有着本质不同。毕竟这是靠谱的事,不同于那些捕风捉影、无风捉影的文化抢夺。当地政府部门与宗教界人士,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把个会议开得有模有样,圆满地完成了借助马祖宣传什邡的预期目的。

马祖是南禅广布的关键人物,会议的宣传包装自然离不开一个“禅”字。为了表现得更有历史感、文化感,会场的布置、礼品的包装以及大大小小与会有关的东西,都被印上了一个篆文的“禅”字。但这“禅”字很怪,横看竖看都不顺眼。后来发现是字被写错了,本该是“示”字旁的,被写成了“衣”字旁。想这错误,不该是会议主办单位的问题,而是那些包装设计者的问题,那些既想表现自己很有文化却又很没文化的文化设计人的问题。

说白了,我们现在很多文化经营公司、广告公司,喜欢胡乱抓一些文化符号填充设计,以在同样没有文化的客户面前显得很有文化。但文化这事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明白人面前是糊弄不成的。发生这种低级错误,一定是他们没有分清“示”旁和“衣”旁的篆文区别。告诉了主办会议的人,也都全不在乎,反正没几个人知道错了。我再喋喋不休,也就成了孔乙己了。

没过两年,大慈寺举办国际玄奘会议。会上,赠送每位代表一块玉牌,一面是佛像,一面是寺印。买车以后,一直说找个物件挂在车上。试了很多,夫人都不满意。看到这块玉牌,夫人做主,就挂它了,既好看,又吉祥。这样,也就挂了,我也没太在意。一天,在十字路口等红灯,偶然一瞥玉牌,阳光下发现寺印居然有错,“大慈禅寺”分明被刻成了“大悲禅寺”。

这应该又是文化包装公司的问题,与大慈寺没有关系。如果说有,那就是大恩法师他们应该先学学篆文,这样就不会被文化包装公司给蒙了。我这么说,显然有些耍横。你拿了人家的钱,却对人家不负责任,管你是错把“悲”字当成了“慈”字,还是根本不懂“悲”和“慈”的篆文区别,与人家大慈寺有何相干?

曾经读过一篇古文,说是某君因父亲被人念错了名讳,伤伤心心地哭了几日,认为这是别人对其父亲的极不珍重。比附此事,你把人家的寺名都刻错了,还不让全寺僧众伤心莫名?幸好那些参会的外国使节不懂篆文,否则这玩笑就开大了去了。

没成想,开大玩笑的还不止此。昨晚读马未都的博客,拈出北京奥运会的标识——中国印来,指出那个所谓的“舞动的北京”的“京”字,其实是一个“文”字。马未都先生说得没错,这字绝对是“文”的篆文。当初看见,就觉得不是“京”字,但以为设计本身就不是字,而是一个图案。

因为不太关心奥运,不知道它还代表了“舞动的北京”,也就没当成回事儿。经马未都先生点明,这才恍然大悟。搞不明白的是,全国大大小小的文化精英,奥运那么多的高级策划团队,何以愣是没人先看出来?亏得世界各地的朋友不懂篆文,多少为咱祖国保留了点儿脸面。否则,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正确,还不被打入世界文盲首列?岂不有损于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叫嚣!

伴随经济的增长,文化这事也逐渐吃香起来。但文化不是瓜子,傻子炒得,别人也炒得,支口锅,点把火,没准还炒出一个品牌、一个富翁来。文化经营需要文化修养,不是任何人都能干的事。所以,奉劝那些喜欢或者打算贩卖文化符号的人,最好多有一些文化修养,以免丢人现眼。丢了自己的脸面到没什么,丢了国格,那可是“文化大国”的耻辱哦!

图片网源图/文编辑石头君

佛陀里

扫码







































刘云涛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jz/90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