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0907/4692541.html
作
者
●章戈浩: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
●张磊: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摘要
媒介的“物质性”是我们思考当下数字生活、考察媒体世界、剖析文化场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却长期成为传播研究的盲点。本文聚焦于当前正在发生的“物质性转向”,梳理各种相关的理论源流和思想派别,在中国语境下对媒介物质性范畴做出界定,并讨论它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走向。本文认为,媒介物质性,泛指一切涉及“物”与“物质”的媒介构成、媒介要素、媒介过程和媒介实践,而“媒介”本身所具有的物性也由此重新显现。
//关键词
物质性;媒介;媒介研究;文化分析;传播学
“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马克思多年前的断言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真实,从APP到云计算,从虚拟现实到人工智能,比特取代原子的数字化生存仿佛日渐实现,周遭的一切加速化为虚无。然而无论是有形的基础设施,还是无形的通信协议;无论是可见的接口界面,还是隐形的平台算法,都在提醒着我们,我们身处其间的社会与文化一如既往为林林总总的有形物质所形构,却不同过往地为种种并无实体却一样具备物质性质的事物所重构。物质性成为我们思考当下数字生活、考察媒体世界、剖析文化场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却长期成为传播研究的盲点。
自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以来,关于媒介的物质性研究开始激活一种新的学术想象力。物质性、身体感、后人类等概念成为热点词汇,弗里德里希·基特勒、维兰·傅拉瑟、布鲁诺·拉图尔、唐娜·哈洛维、韩炳哲等涉足文化与技术哲学的学者名字被反复引用,一系列围绕“物”而展开的经验研究也获得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