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联持续开展走访调研文艺工作者活动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3月24日,党组书记、主席陈晓霖走访调研“炳林笔庄”,在笔庄主人罗松的介绍下,陈书记详细了解了“炳林笔庄”发展历程和获得荣誉,对他在今后艺术道路上的创作和想法给予积极支持和鼓励。陈书记希望他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延续一贯的钻研精神,勇于突破自己,拓展创作思路,加强同其它文艺门类的交流,将艺术之源在绵州大地生根发芽。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炳林笔庄罗家制笔的历史源于多年前,由罗登科制作的手工毛笔,最初叫“罗笔客”。传到第四代罗炳林手上,他继承祖业,并把家迁到丰谷北街,办起了制笔作坊。20世纪40年代,由于钢笔的兴起,逐渐代替了毛笔,于是罗家生意冷淡下来。年,罗炳林携家迁往关帝乡大树村,兼做毛笔补充家用。在罗炳林的巧手下,罗家制笔有了质的发展,完成了从“罗笔客”到更名为“炳林笔庄”,从单纯的养家糊口的手艺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20世纪80年代,罗炳林已年迈,想把罗氏笔艺传承下去。年其孙罗松高中毕业,他喜爱书法,对毛笔颇有好感,于是参与制笔。从小的耳濡目染,罗松很快学会了制笔这门手艺。年,他从爷爷手中接手“炳林笔庄”,初生牛犊的年轻小伙子把祖辈多年的传统技艺手法加以总结创新,为了保证毛笔的质量,罗松选上好的羊毫、狼毫、紫毫、石獾等材料,加上手工制作的精良,每支笔都能达到“尖”、“齐”、“圆”、“健”的效果。他制作的毛笔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罗松传承的“炳林毛笔制作技艺”多次代表绵阳参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民间工艺精品展等国际、国内展览会,并于20年6月成功的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评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炳林笔庄”一直秉持传统手工艺制作,深受书画爱好者好评。罗松: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涪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fl/14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