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回顾
年前三季度全国4.9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0%,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该增速为名义增速且未扣除价格因素。从子领域看,10个子行业的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文化产品的生产增速明显高于文化用品生产和专用设备生产的增速。具体来看,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增长最快,同比增速为30.8%,其次为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同比增速20.1%。工艺美术品生产领域增速最慢,同比仅增长1.3%。在文化产品生产中,新闻出版发行服务行业的增速最低,为4.9%。从绝对额看,文化用品的生产和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占比最高,分别为38.27%和18.94%
1.1重点子行业运行情况:竞争更趋激烈,行业增速普遍下滑
新闻出版:线上线下增幅齐降。年上半年实体书店销售再度呈现负增长,且分季度看,回落幅度有所加大。上半年地面图书零售指数为94.5,较年同期下降6.8,降幅6.76%。其中,第一季度同比降幅3.59%,第二季度同比降幅10.26%。从图书种类看,文学与少儿类图书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指数类别。教育类、社科类、少儿类和文学类图书的码洋占比仍稳居前四,合计占比为81.93%。其余图书类别则受渠道分流、信息获取形式分流等影响销售业绩有所下滑。从书城规模和所属省市看,位于一线及省会城市的大型书城在上半年整体销售情况实现了2%的同比增幅。
年上半年码洋份额前十出版社可分为三个方阵:学习出版社码洋份额最高,达4.58%;码洋份额位于1.5%~2.0%之间的第二方阵有6家出版社,分别是中信出版集团、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人民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其码洋份额分别为1.61%、1.60%、1.57%、1.56%、1.55%和1.53%。码洋份额在1.0%~1.5%之间的有三家,依次为人民邮电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和陕西人教出版社,码洋份额分别为1.46%、1.41%和1.37%。
线上销售方面,年上半年,我国B2C市场出版物交易规模为.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8.57%,增幅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增长主要是在二季度中的世界阅读日期间,当当、京东、天猫、亚马逊等主流网上零售平台针对图书品类发起了促销活动。从市场格局来看,当当占比市场份额45%,稳居市场第一的位置,继续保持自己在图书市场的领先优势。京东、天猫市场份额分别为21.4%、16.9%,分列第二、第三。市场前三家占据市场份额已超过83%,图书出版市场集中化进一步凸显。
影视动漫:票房增速跌至个位。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可谓虎头蛇尾。在一季度创出单片票房、春节档票房新高及单季增速新高后,票房表现几乎是一路下滑,缺少能够吸引社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