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剧院文化探路者之四nb

点击下面的音频即可播放:

    

剧院文化探路者(之四)

作者:苏少华雷敬播音:鸣声

   台上演员长衫大褂,左手执羽扇、右手拿醒木,说得热热闹闹;台下八九张方桌,一碗碗香气四溢的大碗茶,听书看戏、魔术杂耍,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媒体极度缺乏的年代,这就是老百姓最好的享受!

  位于直隶总督署东侧的“老马号”,本是古代官员觐见直隶总督时等候并存放马匹的休憩住所,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综合市场。这里人来人往、十分兴旺,不但货物充足,而且说书的、唱戏的、耍杂的样样俱全,书场、戏楼、茶庄集聚于此,当时被誉为“北方清明上河图”,是古城保定的一道独特风景,是老保定人“宁舍一餐饭、不落一段书”的历史记忆。   在这里,年11月保定解放后,由当时的亚力剧场改扩建成红星剧场,活跃在太行山区的一支支革命文艺团体,齐聚保定,广泛开展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文艺活动,使红星剧场成为革命文艺团体的重要活动场所,对保定府的戏剧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他们在这里宣传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掀起轰轰烈烈的“改旧戏运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将传统旧戏改为健康向上的新剧目,倡导人民群众过上新生活。

  也是在这里,赵丽蓉、侯宝林、梅兰芳、李维康、孟广禄、于魁智、孙玉祥、耿其昌等一大批著名艺术家登台献艺,享誉全国,红星剧场也因此被保定众多老戏迷、老观众津津乐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评剧杰出表演艺术家赵丽蓉,从年至年,作为头牌“青衣”、“花旦”,一度活跃在保定府评剧界,在保定度过了四年流金岁月。她一岁半登台亮相,十七岁挑班主演,七十岁仍火爆中华艺苑舞台,堪称二十世纪文艺奇才。   当时,赵丽蓉在红星剧场主演的《传家宝》、《儿女的亲事》、《方珍珠》、《白毛女》、《兄妹开荒》、《夫妻讯字》、《血泪仇》等一批新剧目,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一连上演近半年,观众场场爆满。尤其是年她与著名演员新艳琴合作,在红星剧场共同演出的《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是建国后保定府上演的第一部传统评剧,当时可以说是万人空巷,盛况空前。赵丽蓉的名字深深印刻在保定人民的心中,红星剧场也因此开创了一个辉煌时代!

  说起“老马号”和红星剧场的故事,苏志勇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老马号”,历经百年沧桑,是保定人曾经的骄傲。但在后来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由于缺乏监管和引导,“老马号”四周门店林立,经营项目杂乱无章、五花八门;红星剧场随着电影、电视和现代网络的普及以及国营体制等诸多原因,逐渐失去往日辉煌,于年全面停业。后改建为商品仓库、歌舞厅、录像厅、洗浴中心等,创造过辉煌的红星人仅靠可怜的租金勉强度日。

  舞台是演员的生命,剧场是传播文化的载体。没有了舞台演员去哪,没有了剧场群众的业余生活变得乏味单调。

  说起这些,苏志勇往往又痛心疾首,唏嘘不已。

  苏志勇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注定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注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红星剧场虽然走向衰败,但保定人一直难舍“老马号”这份历史情结。年,保定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红星剧场改建为直隶大剧院,并列为文化体制改革重点项目。但几经周折,都没有找到大的战略合作企业。

  在有关部门寻找大企业参与红星剧场体制未果的情况下,才与提建议的民营企业家苏志勇协商,谁承想别人不敢做、不愿做的事,与苏志勇一说,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对此,亲朋好友对苏志勇良言相劝:“改建大剧院,费力不讨好。那是政府的事,是文化部门的事,你何必当真,自讨苦吃,一年你才看几回戏?”,“何况红星剧场本身就是个烂摊子,市里几次运作,都没有解决问题,你想啃下这块硬骨头不是犯傻吗?”……

  更让苏志勇难以接受的是,来自同行与合作单位的“白眼”:大企业都不敢参与,躲得远远的,唯恐惹上“一身骚”,你一个小民企有俩钱就敢上,肯定是吃了豹子胆,让钱烧的!估计苏志勇肯定犯了精神病!

  的确,当时红星剧场改制面临三大难题:钱从何处来?剧场本身资不抵债,根本不能支付改建扩建、设备更新等资金难题,谁干谁投钱。人往何处去?一方面,由于多年亏损,50多名剧场职工每月仅几百元的生活费都难以按时发放,安置问题就像是一个火药桶,稍有不慎就会爆炸。另一方面,原来出租的几十个大小门脸需要动迁,要让商户搬离阻力重重。路往何处走?剧场改制工作,市委、市政府已经多次探索但都未成功,旺隆集团虽然资金比较充裕但缺乏文化产业经营实践。   目光远大、思想超前的人,总是很少被人理解,因为他站位的高度常人难以攀登,他思考的深度常人难以探寻。历史上,商鞅变法最初几人能懂,司马迁力著史记谁解其中之苦味?现实中,恒大集团许家印最初投资广州足球,万达集团王健林在地产发展的顶峰时期转型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又有几人看好?但事实证明,这些极富战略眼光的重大抉择最终都是正确的!

  那浩瀚无边的星空,曾经给儿时的苏志勇以无限的遐想与理想的召唤!星光闪烁,给黑夜带来光明,给人间带来温暖,但从未要求任何回报,始终如一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与职责。

苏志勇,就是这么执着和倔强,他看准的事必须干到底!

作者简介:

苏少华,男,河北望都人,毕业于保定师专中文系。曾在保定卫校任教,后在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工作从事综合文字工作。本人热爱保定,喜欢文化,曾在保定日报、河北日报、人民日报等发表有关保定的评论、通讯、报告文学百余篇。著有《宗吾评论》一书,获保定市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雷敬,男,笔名:田雨。首届“中国广播奖”获得者,长期致力于广播媒体评议工作,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受众研究部、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听评员,保定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评委,保定市播音朗诵协会理事。多篇论文在《中国广播》杂志、《中国广播报》、《河北广播》上发表。河北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散文集《秀兰情怀》、长篇报告文学《剧院文化探路者》(与苏少华合作),载于《荷花淀》文学双月刊年第五期,收录于《保定故事选编》。

本平台以发布原创有声作品为主,部分图片和文字采自网上,如果有内容触及您的权益,请给我们发邮件,并附上具体网址和说明,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安全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gouche.com/whcybg/33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