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漆文化发展史一

早在七千多年前的虞舜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调制木器漆并制作漆制的食器、祭器了。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油漆工”就是著名的大禹。《韩非子·十过篇》记载:“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祭器,墨染其外,朱画其内”,说的就是虞舜时已有作为食器的漆器。禹得天下后,将漆制食器外涂墨漆,内涂红漆,作为祭器。以史料相印证,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朱漆木碗和漆筒。那时制作漆器很费人力,漆器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有天子才有权利享用。虞舜把漆器作为食器,诸侯都认为太奢侈,所以禹才将它作为祭器。战国时期,油漆的制作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漆器也不大再为天子所独有,王侯贵族也可以享用,但依然是很名贵的器物。战国时,漆器生产就已经有了专官管理。这里又要提到一位名人,那就是庄子,他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专门管理油漆生产和漆器制作的官吏。《史记·老庄列传》记载,庄子“尝为漆园吏。”那时,种植漆树、生产漆器能获得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陈下千亩漆,与千户侯等。”到了秦朝以后,漆器才真正开始进入寻常百姓的家中,成为生活用具。进入宋元,我们制漆技木达到成熟时期,而到明朝时,政府已设有专门制漆机构,大量生产御用漆器。此时期的民间漆工艺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苏州、北京、广东等几个制作中心,并且各有地方特色。油漆在我国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而西方发展甚晚,直至马可·波罗到中国来后,才把制造油漆工艺连同我们的很多国粹一起传到欧洲,西方人这才开始懂得用木器漆来装饰自己的家。从此,油漆成为了全世界的人们所共同享有的东西。

漆的起源

根据古文献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漆的国家。大约在七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制造漆器了。年在浙江佘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木碗和朱漆筒。根据战国时期《韩非子·十过篇》的记载:“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做为食器流漆墨其上。”由此可见,在远古传说中的虞舜时期,已有了用作“食器”的漆器,至禹的时代“祭器”中也有了漆器。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制有漆绘黑陶罐。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制有漆绘黑陶罐。

商周时期公元前16世纪一公元前年在商代中期的黄陂盘龙城遗址中,发现有一面雕花,一面涂朱的木椁板印痕。河北藁城台西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中,有的雕花涂色加松石镶嵌。在安阳侯家庄商代王陵发现的漆绘雕花木器中,还有蚌壳、蚌泡、玉石等镶嵌。可见商代的漆工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战国时期公元前年一公元前年战国的漆艺是史上一个有重大发展的时期。器物品种及数量大增,在胎骨做法造型及装饰技法上均有创新。出土战国漆器的地区很广大,信阳长台关楚出土的彩绘神怪龙蛇及狩猎乐舞的小瑟;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鸳鸯盒;江陵楚墓出土的由蛇蚌鸟兽盘结而成的彩绘透雕小座屏,堪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尝为漆园吏”这就是历史上第一个油漆官吏——庄子。

秦代时期

公元前年一公元前年秦代,在我国漆器工艺史上,处于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湖北省在不少县市都发现了秦代漆器,器类20余种,数量近千件之多,品种、数量和保存的完好程度,均为全国之冠。这批珍贵的漆器,用料考究、工艺精良、器皿造型美观大方、装饰纹样瑰丽多彩、设色富丽而庄重,充分显示了秦代漆器工艺的惊人成就。它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推动与丰富今天的艺术创作,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两汉时期公元前年一公元年两汉时期的漆器制漆作坊遍及全国各地。漆器产地多,品种全,以髹漆与金工及其它工艺相结合的特点:比如用金或银制扣作箍;用玛瑙、水晶或琉璃作盖钮;镂刻、金箔、银箔、作贴花等技法都使漆器愈发华美瑰丽、熠熠生辉。

两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年一年两晋南北朝时期又发明用夹绽造像。当时已经可以塑造出丈八高的巨型脱胎塑像,是古代油漆工艺的一大成就。北朝科学家贾思勰在他的《齐民要术》中有专篇论述漆器,尤其是叙述了延长漆膜耐久性的保护方法。他指出“盐醋浸润气彻则皱器便矣”。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哪里最专业
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qywh/10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