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乾生著名文化产业专家
文化就是生活方式(上篇)
文/金乾生
各位认识的熟悉的,不认识的不熟悉的朋友下午好,非常高兴今天下午在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贾平凹馆能和各位相聚,我非常高兴,非常难得,对我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学习和请教的机会。刚才看了那个短片我是非常惭愧,这个一说读书就惭愧,因为永远都觉得书读不够,我不是说不喜欢读书,读书还是喜欢的,从小就喜欢。
真的很少有时间能够充分地去读书,所以都是在那个非常稀少的碎片时间里头抽空,见缝插针的读一点点。所以说到读书的时候,我就觉得很惭愧。另外一个呢,我这个人也不太喜欢只读书,不干别的,也更不喜欢读死书死读书,这个也是可能影响我更多的读书的一个主观原因,我真的读的书不多,但是,说我这个人可能消化吸收能力好一点,吃得少,吸收的多,所以身体还不错,还不至于饿得很瘦,是这么一个状态。
另外一个说到文化或者文化人啊,我就非常地不自信,甚至自卑,因为地处西安真的是文人荟萃,人文荟萃。我们说当年在深圳大风吹倒一个广告牌,砸了十个人,翻开口袋掏出名片一看,九个是总经理,只有一个不是总经理,但是是副总经理。如果在西安大风吹倒一个广告牌,也是同样砸十个人,那大概九个应该是文化人,其他剩一个不是,但是也可能是教授,所以大家不要把我那个兼职教授当什么,我可能兼了六个大学的兼职教授,交大是两个,刚才在那给陈书记报告我是管院和金融经济学院的,这个为什么会叫我去兼这个教授,其实不是因为我理论讲得好,我就实际讲得好。
所以一到文化人这来讲文化,我就一点底气都没有了。但是我站在这呢我还是有点自信,就是说我敢在这么多的文化人面前讲文化,尤其是敢到贾平凹馆来讲文化,胆子还是够大,所以我就是胆大,敢做敢说。
还有一个就是这么多年来叫父母给教育傻了,从小就教育的不会讲假话,只会讲实话。后来进入社会以后,学会了不讲话,就是要么说实话,要么不说话,反正不说假话。因为说实话嘛可能还有人喜欢听一点,所以到现在为止大家还愿意听我去一会儿讲讲这个,一会儿讲讲那个,就是别人不太愿意讲的话,找不到谁愿意讲实话就找到我,所以我还有讲话的一些市场,还有些需求,这个我运气还是挺不错的。
今天到这儿来,我想大家还是想听点实话就来了,就是说一个是胆量大,一个呢是又敢说实话,就来了,给大家做这么一个分享,让大家把我分享一下。有人分享我,有人觉得我对他有用,就是我活着的意义所在。那要真讲文化我是一点都讲不了,所以后边就加了“产业”两个字,这样我还凑活着能讲,所以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选了一个叫“文化就是生活方式”,这个其实不是我的话,是谁的话呢我也忘了,原创是谁我也忘了,肯定是一个名人的名言,我就把它记住了,我后来在思索这个文化的时候,我觉得还没有一句话能比这个更能概括性地说明文化是什么,仔细再想一想的话,确实如此。
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得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最后生活方式积淀下来或者叫凝炼下来,它就是文化。凡是生活里面有的内容,那么一定会有最后形成的文化,就跟那个树长得时间长了以后,会流出树胶来是一样的,所以这个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灵魂层面的东西,所以呢就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我对文化的一个理解。
我今天下午呢要跟大家讲的重点还是文化产业方面的东西。最近有两件大事,一个是G20,大家知道的。G20在中国召开,那么多国家过来,大家共商世界经济发展,它带来的第一个直接好处就是文化的交融,其实作为我国产业的角度来看,它第一个要推动的就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今天讲这个文化产业是放在G20之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来讲的。第二个呢就是最近还有一件大事,对我们西安来讲,就是国家新增加了七个自由贸易区,这个大家可能不搞经济工作,对这个意义不一定就能感受得很深,我可以这样告诉大家,就这个这一次新批的七个国家贸易自由区有陕西(西安),它的意义绝不亚于年西安高新区的成立。我为什么这样讲,在西安高新区成立以前,我们陕西这块三秦大地呀,跟国家的任何开放政策没有关系。开放是从东部沿海开始的,然后有了高新区呢,虽然只有3个多平方公里,当时审批的面积是22.35平方公里,政策区是19.15平方公里,但是真正的实建区只有3.2平方公里,就这3.2平方公里在我们这块沉睡了几千年的大地上开了一扇门,这扇门的打开就意味着陕西在这3点多平方公里上面向整个世界开放了,因为它的政策和东部沿海、深圳特区的政策是一样的。
今天我们获得了自由贸易区,我们是第三批,第一批只有一个在上海,13年开始试点,所以后面有一个叫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三个就是天津、福建、广东;这一次第三批是7个,往中西部地区开始扩散转移,然后中西部地区是四个,有我们陕西,西部是三个,三个就是我们陕西、四川和重庆。因为中国的开放,往海上开放大家知道也就是开放半拉子,往西一开放就全方位开放了,所以一带一路和这一次自贸区连起来,陕西成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或者叫咱们国家新一轮开放的第一方阵。
换句话讲随着自贸区设立,陕西与世界之间的距离,变成了零距离,最少是近距离,不像原来我们地处内地的内地,依然与世界相距遥远,不是那个状况,所以大家一定要意识到随着这两件事情,G20峰会的召开和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我们陕西应该进入了一个我认为是千载难逢的开放发展的大机遇,这样一个大的时期。所以我今天我讲这些文化产业,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跟大家交流。
大家都知道陕西是科技大省,但是我们不是科技产业大省。深圳没有什么科技,没那么多的大学和研究院所,深圳是中国第一科技大市。在全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排名中,深圳超过北京和上海,排名第一,它主要得益于它的市场化的程度所带来的对经济发展的这种驱动力,这是深圳。我们也知道陕西是文化大省,但是陕西不是文化产业大省,我们有在国际也罢,国内也罢,诸多获奖的电影、小说等等,包括作家,画家,歌唱家,但是我们在文化产业上来讲是比较滞后的。我们的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都不行,两个都不行的比起来文化产业更不行。
所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这么多年来一直在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这块不遗余力,但是发展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我也是想跟大家讲一下,所以说今天呢非常荣幸还请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物》杂志的社长马川先生,还请到了我们文化企业方面的一些老总,我们一块儿来同台分享,目的还是要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探讨一下陕西的文化产业到底应该如何去做会更好一些?我们衷心低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文化界、艺术界、经济界,包括政府大家共同努力让陕西这个文化大省真正的成为一个文化产业大省。
所以下午的内容呢,我第一个就要给大家讲的是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我们要有强烈的这个意识,机遇意识是我们发展的第一意识,如果说在机遇面前没有感觉,你就只能落后,没有别的。
第一个、什么是文化?中午在饭桌上我们还在讲通航产业,说我们陕西这个无人机做的很好,但是做了以后卖不出去,我就给他们讲,无人机不是这样做的,研发是研发,制造是制造,制造出来你要把它卖给农民让农民买无人机,一架5万到10万块钱买来就为他那几亩地喷洒农药?不可能。但是你反过来,农民有这个需求,我们组建一个无人机技术服务公司,这个技术服务公司用很低的代价租几架无人机来,然后去给他提供服务,这个成本就非常低,很多人都能做,农民也能接受,你要租无人机要往哪去租,要有无人机的融资租赁公司,只要他有融资租赁的能力,他从银行能贷来款,他不用自己出钱,他把银行钱拿来买了无人机,把无人机再租给服务公司,让服务公司在拿去服务去,这不就简单了嘛,只要他收回的租金高于银行的贷款利息他就是赚的,然后这个租无人机的公司,在去制造公司把它买下来,这就成了。
我们满脑子都是产品思维,就是产品思维我们现在也没做出几个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来,说实话是这样。再下来就是我们陕西有没有文化产业集群?没有,这个是肯定的。还有一个就是文化产业链构建和集群化发展到底应该咋做?还有一个就是我要谈一下五花八门的文化产业园区。现在据我所知,上次他们有一个文化古镇,民俗古镇相关的一个行业的委员协会,把我叫去参加他们那个会,他们给我提供的数据:现在在西安周边建的各种小镇,现在在建的,马上要交付的是九十多个,已经开工建设的是接近个,我听了以后就吓一跳。我们中国人的学习能力真的很强,只要别人做什么赚钱了,我们立刻扑上去就可以学习,学习的结果就是让他不赚钱,我们也不赚钱。所以基本上呢今天下午就是这些内容。
现在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作为研究产业的这样一个学者或者叫实践者,我的基本观点其实它就是铁规律,就是收入决定消费,消费决定市场,市场决定产业,它的逻辑关系就是这么一个关系。
说我口袋挣到钱以后我不消费,我把这个钱存在银行,然后让它贬值去,一般来说不会这样。钱这个东西是什么东西?我对钱的理解是,你手里有块钱纸币,就说明你拥有这个社会的财富是块钱的财富,这个钱的流动规律是从让它贬值的人手里往让它增值的手里流。钱一定是嫌贫爱富的,因为财富创造的规律和钱流动的规律它两个是高度合一的,是按财富增值的规律去做的,谁让它增值它就到谁手里去,谁让它贬值它就离谁而去,这就是钱。
有钱以后,钱只有要用的时候才是钱,不用的时候什么都不是。庄子在《逍遥游》里有一个小故事,一个人在路边哭,庄子从路边过看见他在那哭就问他你哭什么?那人说,我辛辛苦苦挣了一辈子的钱昨天一夜之间让人偷走了,问钱在哪里放着,说就在这里埋着,我挣一点就往这埋一点,结果昨天晚上不知道谁把我的钱挖走了。然后庄子就说,那钱不是你的,丢了就丢了,你拿去用的时候那是你的,你埋在地底下那不是你的。所以现在为什么我们要用消费来拉动经济,我们不消费这个经济就跟水一样,你弄个大坝把水拦在那,那水还流不?不流了,不流还能发电不?那当然不能发电了,所以要消费。
消费决定产业发展,收入决定消费,收入低了你想高消费,那你就是犯傻。所以呢,收入决定消费,消费决定市场,市场决定产业,它逻辑关系是这样。我们要看一个产业什么时候进入历史发展机遇期,就要看人的收入能力,就收入水平。一般的规律,这个国外已经经历过了,国内也经历过。
你比如说按照国际上的规律人均收入达到0美金,家电业一定会大发展。中国当时抢着买彩电的年代,大家应该有所记忆,那个时候你的收入水平也就是能买点那些东西,那个时候想买房子汽车连那梦都不做,根本没想到以后会发展那么快,能有买汽车的事。到美金的时候,家用轿车会发展,大发展,咱国家是年人均收入超过美金的,年国际上遭遇金融危机,那时候国务院吓得够呛,用4万亿来刺激经济,没想到到年以后,中国的家用轿车的发展是翻倍的增长,为什么?钱在口袋跳的不行,就放不住,现在已经成什么样了,很多家庭不是一辆小轿车,有些就两辆。所以美金是轿车业发展的关口,到0美金的时候,旅游业会起来,到美金的时候,航空业会起来。你现在到机场去坐飞机的时候,那个机场跟我们过去的火车站有区别吗?满地都是人,为啥?大家拿钱买时间,用钱买效率,所以要飞机更快一些。包括现在高铁发展起来那票价也不低啊,但是大家还是要去坐,是不是?因为我们要抢时间,时间就是效率,就是效益。然后到了美金、美金的时候,我告诉大家,文化产业、奢侈品就会起来。今年我们国家已经超过美金了,但是中国的情况特殊一点,会滞后一点,这个数字是国际上的一个数字,到中国来这个数字会抬高一些。为啥抬高?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事业没发展。啥叫社会事业?小孩上学,教育是社会事业,医疗,老人要看病,当然是社会事业,社会事业没发展,包括养老没发展,大家预期的支出太高。
现在叫生不起孩子,娶不起媳妇,然后呢看不起病,死不起人等等,这些问题全来了,是因为我们社会事业没发展,所以大家还要攒一些钱要以应急需,以防万一。那你到国外他为啥敢超前消费,是因为人家那个没有后顾之忧,所以只管去花钱,借钱花,花了以后我有的是力气,那叫金融思维。金融思维是什么思维?拿自己钱去做事不叫金融,拿别人钱玩那才叫金融。然后拿现在手头攒的钱去做事情,那不叫金融,没钱去敢借钱做事情那才叫金融。国外它是这种方式,它就是要拿别人的财富,借别人的力量来给自己创造财富。
所以美国为啥在国际上举那么多的债,中国人都不知道说我们三万多亿美元买美国的债券,我告诉大家你不买美国的债券,难道你去买伊拉克的债券吗?
人家是世界上最好的经济体,那个最安全。就是人家敢大量的举债,创造更多的财富,就这个道理所以大家不要在这些事情上有啥奇怪。那么现在话说回来,超过美金,人的物质消费就已经满足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就是精神消费。
现在精神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了,而且我告诉大家,我们的大量的消费者处于精神饥渴阶段,可是我们文化人没有去给他拿到他喜欢的食粮,没有给他去解这个饥渴,是这种状态。所以呢,我要讲的第一个就是关于机遇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在文化行业里边,不管你是从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千万千万不要错失这个机遇期。
第二、讲一下我对文化的理解?就是我对文化的一个理解。我过去总是认为我喜欢文化,就认为文化是好东西,因为文化所以人类从荒蛮走向文明,从低俗走向高雅,所以我过去对文化的理解是,文化就是文明化的过程,它是一个动词,不是一个名词。就是让任何一个地区的人能够逐步变得更加文明,文明的程度更加提高。所以我对文化过去的理解文化是文明化的一个过程,是动词。但是后来我发现不尽然,有些文化确实是如此。
第三、什么文化让它的文明不断进步?创新型文化。还有一些文化恰恰相反,是妨碍文明的进程,甚至是反文明的,我就不说什么文化了。文化是有生命力的,一旦文化失去了生命力被固化的时候,它自己衰败的同时,它也可以使文明程度的进程放慢,甚至逆转、倒退都有可能。所以我觉得文化是软实力的体现,主要是体现在文化对文明的关系的处理,你是促进文明,加快文明的一个动力,还是妨碍文明,把文明往倒退去拉的一个力量,这个完全有可能,所以我对文化的理解发生了一些变化。
那现在呢,我就是刚才讲的,我觉得文化是我们生活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生活必然有什么样的文化。比如说我们要吃喝拉撒睡,吃喝就有餐饮文化;我们得住在房子里,我们不能在外面搭个帐篷,帐篷那个叫野炊文化,那也是文化,我们住在房子里就是建筑文化,所以呢只要有生活就一定会有文化。
所以我对文化做了一些分类,这个分类分的很粗,是为了发展产业而分的类,为什么为了发展产业要对它分类呢,是为了建立产业链。不要说我们就在那个地方,反正我们有钱,或者是能借来钱,我们就盖一些个仿古建筑,那就是文化,然后就叫人过来旅游,人到房子里头转一圈发现啥都没有,站房子外面照一张相就走了,再让他来他就不来了,而且走了以后还觉得你的票价太贵实在不值。所以文化呢既要有形式,还要有内容,既要有包装,更重要的还要有质量,你这些东西都没有,你在那个地方说搞文化产业,我觉得挺奇怪的,那跟骗子差不多是不是?弄一个概念,搞一个方式,然后把人弄来,让人腰包一掏,然后把人弄走,那东西不行。
所以我觉得呢,这个文化的种类很多,如果我们要想做文化产业,第一呢我们得对文化要分分类,我们对这些分类呢要有一些产业链的分析,它的上游是什么,它的下游是什么?
然后呢我们不能只着眼于一个简单的产品,我们要把它的上下游关系搞清楚,所以呢我这只列了一些文化,比如说建筑文化,服饰文化,包括餐饮文化,酒文化,包括这个礼仪文化,民俗文化,包括这个宗教文化,教育文化,绘画文化,音乐文化等等。我们是搞高科技,高科技它也有文化。
我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有人说你应该先去欧洲,欧洲有文化,你去美国,美国没文化,我后来去以后,非常的震惊,美国文化才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文化。为啥?美国文化的灵魂叫“创新”二字,疯了一样地在创新,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美国没有失败者,失败了也是英雄,因为他努力过了,所以大家都敬佩他。你到美国那国会山,南北战争时期的两个英雄人物,一个是战胜方,一个是战败方,给战败方在那雕塑像的咱国家有吗?咱是胜者王败者寇,这就是它的文化的特色,它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对于文化,我觉得我们可能要做一些重新的梳理和思考。这个它是不能用我们已经固化的一些东西,固化的东西就是成见,那不行。
第四、我给大家讲讲什么是产业?产业是相对于产品而言的,我们以前理解的产业就是产品制造,产品生产,然后小批量生产不算产业,大量的生产就叫产业,就是有规模了,有产量了。到今天为止,不管领导干部还是企业家,我相信大多数人脑子里头就是这种对产业的理解,就是产品的大量生产叫产业,其实远远不止如此。我给大家讲一下,产业用笼统的定义概念来讲的话,它就是资源变成财富的一个过程。就是我有这样的资源,或者那样的资源,不管是我买来的借来的,把它变成了财富,让它增了值,赚了钱,这就是产业。
所以呢产业有三个特征,一个叫系统化特征,说到产业的时候大家脑子里头一定要有系统思维,不能以点带面,说我懂这个我就是干这个产业,我懂那个,我会画画,今天石老师来了画油画的,我就来搞绘画产业。你绘画产业得是要用油彩呢,得有人给你造油彩吧,你得有画布吧,得有人给你造画布吧,完了以后得有画框吧,这都不重要,这还都在产品层面,更重要的是谁要你的画,你给谁画,然后更重要的是:
我告诉大家,现在我们之所以困难,包括我们很多企业转型升级很难,难在哪里?难在从产品层面要上升到产业层面的时候才发现缺胳膊少腿,如果只是制造产品,我们个个都有这个本事,但是一旦要做产业的时候,我们的能力不足了。因为产业是一个系统,产品只是一个单个的点,这两个的区别在这。比如说过去我们经历过手工业年代,手工业这种产品,你就弄个家庭小作坊就对付了,而且用家庭小作坊来做手工业呢,成本低,效益高。所以呢,你做手工业的时候,你说我用一个大工厂来做一个手工产品,那是牛头不对马嘴,那是大成本投入最后低效益产出,你非赔不可。所以到了传统工业要用机器生产产品的时候,那大小工厂就对应了,那个成本低,效益高。我们现在面对的产业都是叫现代化大产业,包括文化产业也是,拍一个电视剧一部片子,你靠我们用那种小手工作坊的方式,或者大小工厂方式从头做到尾能行吗?行是行,也能做到就是成本很高,包括人力成本,设备投入的成本,时间投入的成本,这些成本统统就上去了,所以呢它第一个叫系统化。
第二个叫商业化,商业化说穿了就是要赚钱。我对咱这个孔老先生有意见,我不太读他的那些书,就是因为他很多东西已经过时的太厉害了,他已经过时多年了。就不要说过多年,过时20多年,我都不太喜欢它了。你比如说他有很多错误的东西,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把这个义和利分开,后来又让我们知识分子给他对立起来,好像我这个高大上就是义,一说义就是我们文化人的这种阳春白雪,一说利那就是那个俗人的下里巴人。其实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不可分割,再一个从人的社会关系来讲的话,人和人关系的总和才构成社会关系,我觉得大家都学过这个。问题是人和人最核心的关系不是利益关系是什么关系?
开G20峰会,你把话说得再好听,你也改变不了国和国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一说到国家利益这四个字的时候,那这个力量大的你任何一个总统他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对我国家利与不利,我是个最高领导人我就敢这样去做,恐怕没人这样,那除非他不想当这个领导是不是这样?所以国和国之间也罢,人和人之间也罢,包括我们家庭里头也在不断的繁衍发展啊,他这个利益关系也要不断地顺应他的发展而去变化调整啊,所以利益关系处理不好时候,一切关系都是瞎说,或者叫虚伪,心里想钱呢,嘴里讲这个讲那个高大上,对吧?所以我们的文化人里有一些人呢,或者说我们整个中国人呢就把这个心里的心思和嘴上这个语言,和手脚的行动这三个是分开的,到现在为止你到人世间去找真人很少,很多人做着做着越做越假,是这三个不能合三为一,连合二为一的都不多,是这种状态。
所以有些文化人呢整天给人去讲这讲那,讲的都是好的不得了,包括我们的政府现在满街都是标语口号。我看这些标语口号,说实话我到一个地方看这些标语口号我就知道这地方咋样,发展咋样。它一般来说要提高什么,这个什么肯定不高;要加快什么,什么肯定不快;要加强什么,肯定什么不强,你就这样去理解,绝对没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整个国家都陷入这种情况,就是虚伪。所以这个没学会说谎话的人在中国到今天为止要混得好很难。
所以我们把很多本来是正常,比如说自私,哎呀,我觉得我们搞这个大公无私,这个东西也确实是把这个公和私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怪的很。包括这个好坏,说这个人是个好人坏人,把这个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我说任何人身上都有好的一面,都有不好的一面,他是一个复合体,无非就是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方式你把人最好的那一面激发出来,让他表现出来,把坏的那一面让他掩盖掉或者让他克服掉,这个都行。但是不要说那就不好,那就不存在,视而不见,你说自私,我刚才讲到利益,一个人不为自己考虑,他必然就要让别人替他去考虑,是不是这样子啊?然后别人再不替他考虑的时候,他会怎么看待你这样一个整体?
其实人首先应该为自己考虑,把自己事办好了,有能耐了,然后力所能及的再去帮助别人,我认为这个关系就是正确的,等等。我讲到商业化才讲到这么多的不该讲的一些东西,我们真正要搞产业的事,我就是讲一讲,就是说到产业的时候一定要有强烈的商业意识,它就要是赚钱,不赚钱那叫事业,那叫政府去干。我们要干的叫产业,是要挣钱,所以呢必须是面向市场,要满足客户,要创造效益,或者叫创造价值,要增加收入,这个才叫产业。投了很大的资金,完了以后干了一个社会公益事业,反正不赚钱,那叫产业吗?
第三个呢就是叫集群化特征,所谓集群就是同一产业链上的这些要素也罢,企业也罢,载体把大家能够串起来,聚集到一起,共同来干一件事,这个事就成了才叫集群化。有了集群才有规模,我专门供材料,你专门搞设计,他专门搞生产,他专门搞销售,他然后把产品买去再搞二次性的规模化的使用,这个就叫集群。
第五、什么是产业链?产业链就是产业的上下游关系,产业链呢里边包括了这个产品链、技术链、资金链、供应链、服务链,包括与产业链相关的资源链,环境链等等。
这些东西呢我今天都不是重点,咱们是文化人,我们了解一下就够了,就说我知道有上中下游关系,谁在我上端,谁在我下端,我是在一个什么位置,知道这个就行了。那么知道这个以后要怎么办呢?当我们做文化产业的时候,我给大家四句话,就是我们一定要专业化分工,不要别人做什么,我们一看人家赚钱立刻冲上去做什么,那不行。就刚一到来以后,我们北京哪家治白癜风最好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