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文化产业的头脑风暴

年5月26日扬州市文化产业商会在《扬州晚报》每双周刊登一个《文商界》专版,该专版有《产业政策》、《雅集》、《听涛》、《讯息》等栏目。欢迎积极投稿、参与。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第九期

编者按

一个地方的文化资源是该地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扬州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情况如何?有哪些不足?如何进一步放大扬州深厚文化资源的优势?日前,扬州市委宣传部课题组专门就此进行了调研。

一场文化产业的“头脑风暴”

——扬州市文化产业高级研修班侧记

执笔人:江勇

8月21日至27日,由市委宣传部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主办的年扬州市文化产业高级研修班在上海举行,参与研修的学员就有来自一线的文化产业企业家。

人数最多结构最全

“人数太多往往会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忍痛割爱。”培训班主办单位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最后把人数控制在了70人,这已是最大限度。”

此次培训班不仅报名的人多,在人员结构方面也最齐全。既有国有文化企业的负责人,也有民营企业的老总;既有各县(市、区)政府办、宣传部、文广新局从事文化产业管理的工作人员,也有一线的业界负责人,促进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

聆听名家学以致用

这次文化产业创新研修班针对性设置了互联互通的文化产业新动态、中国文化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践与思考、上海新媒体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和方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和招商、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等课程,同时组织学员到德必文化产业园区和松江文化产业项目现场教学。

培训班请来的老师也是集学界、商界精英于一体。其中,上海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花建教授,是成都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联盟“美食之都”、上海申报“设计之都”项目的牵头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是“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上海社科院巫志南研究员多次参与中央文化产业重要文件和政府发展规划编制与文化产业策划。何小兰、苏荣等学者都来自一线企业,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结合文化产业理论及现状研究和发展态势前瞻、文化产业发展实务与实际困难解决,并切入扬州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分析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竞争之策,同时也对如何具体管理文化产业进行剖析,提出了很多新的思路和观点。

加强研讨搭建平台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广春在开班仪式上说,目前我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要达到5%。他希望大家要好好利用这次培训机会,带着责任学,针对问题学,围绕难点议,抓住机遇,取长补短,互相联络,找到合作的机会和持续发展的源泉。

课后,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也自发聚集起来,他们的话题围绕企业发展的困境、人才队伍的打造、盈利模式的选择等,头脑风暴让彼此收获良多。“来到上海才感觉自己的定位、理念、措施还有不少值得提高的地方。”扬州市拓展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正彦感慨。在平台搭建方面,培训班都建立了







































鍏ㄥ浗鐧界櫆椋庡崄浣冲尰闄?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庤緝濂界殑鍖婚櫌鏄摢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jz/39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