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应自觉、自信、自强

文化产业发展应自觉、自信、自强

龙应台在任台湾文化局局长时曾说: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文化从来都不拘囿于天文地理等知识,小至一个人、一个企业,大至整个社会的风貌、环境等,给外界的第一气息、感触都是看文化。文化的力量毋庸置疑,尤其是对促进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文明进程来说。

发展中的“冰火两重天天”

多数文化企业规模小水平低且资源分散,我国文化产业中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且资源分散;同时,由于体制的原因,整个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总体来说文化产业处在一个低水平的、高度分散的、缺乏竞争的现状。

我国文化及相关产品的消费进入了一个“井喷时代”。根据国际发展经验,当一国人均GDP接近或超过美元时,文化产业会出现一个快速增长的状态,而且随着经济的增长,文化产业也呈现持续加速增长的态势。

文化产业近年来的表现,可以讲是“冰火两重天”,纵观年,一大批演出市场及舞台演出制作公司倒闭,艺术品、画廊行业持续低迷;同时由于近年来文化产业同质化、地产化、空壳化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的影视基地,文化产业园区以及主题公园大多数处于大面积的亏损。

另一方面,我国部分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文化产业利用资本市场有了超常的发展,文化企业在创业板的表现突出,成为资本市场“新宠”,与此同时,由于创业板文化类企业上市前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上市后有动力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寻求企业外延式的扩张,进行产业整合,提高企业整体水平,从而改变过去的竞争局面。

多方面共同发展

打造文化品牌

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竞争力,把现象、亮点制成品牌、形成产业。对地区特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度加工。

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

建设文化产业比较聚集的地区,如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文化氛围较丰富的地区,有特色的文化或者建筑的地区,形成文化产业聚集区。

培育龙头企业

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文化企业和产业布局,重点抓好文化企业上市工作。整合影视、出版、报刊、歌舞等同质优势资源,扶持文化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文化企业上市。

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

?一是构建完善的政策服务平台;

?二是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和大型骨干文化企业上市等给予重点支持;

?三是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机制;

?四是加强对文化企业的贷款支持,对符合信贷条件的文化企业给予利率优惠,并积极拓展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

自觉、自信、自强

要想做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让文化的力量强而广,实现文化复兴,那么首先要文化自觉,从根本上说这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文化的觉醒才是人们思想、观念、认识、心灵最伟大、最深刻的变化。文化自觉要求我们既不要一味地固守传统,也不能一味地盲目学习,而应在比较中吸收世界文明的发展成果,并逐渐摸准复兴本土文化的发展路向。

有了文化自觉我们才能有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文化自信是对文化本质的信念信心。五千年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是我们的基因根脉;包容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是我们兼收并蓄的胸襟气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要体现为文化自强的目标和行动。

文化自强,从根本上说是对文化强国的向往追求。有了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有了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明进步的责任担当,才会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及我们复兴中华文化的自觉行动。

“蓄之以道,养之以德。”我国文化源远流长,随着中国的发展,好的文化传统和文明传承,必将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随着中国文化的振兴与传播,世界将更广泛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旺盛活力和无穷魅力。

(以上图片均为刘晔本人拍摄)









































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huaxingye.com/whhyjz/2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